![]()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近六个世纪近三十位研究中国园林的西方人的大量文本,并附有大量注释。这些文本包括日记、信件、散文、旅行记事等,体裁、风格、篇幅及所提供的信息都有所不同,这些文本共同构成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为研究中国园林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内容推荐 中国造园艺术对西方的影响,时间之久,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少有的。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中国园林可追溯至马可·波罗蒙古帝国的游记。他所描述的园林类似于欧洲人想像中的伊甸园。从16世纪开始,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较为性交流形成,耶稣会传教士和旅行者用信件和回忆录记载了他们对中国园林的赞赏。18世纪时,欧洲人对中国风格的推崇达到了很好,中国园林艺术观念已实实在在地渗入西方文化品位的核心。由于贸易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引起的紧张局势,18世纪对中国园林普遍的欣赏在19世纪终结了,但影响并不会消失。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但其后在西方文化中已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中国文化的烙印或者说中国文化参与了西方文化传统本身的形成”。本书收集了近6个世纪研究中国园林的西方人的大量文本,并附有大量注释。其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和文学类型,为我们呈现了西方对中国园林的观察与看法。 目录 导论 第1章马可·波罗(MarcoPolo,约1254—1324年) 摘自《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传:关于东方国家和奇迹》 第2章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年) 摘自《利玛窦中国札记》 第3章曾德昭(álvaroSemedo,1585/1586—1658年) 摘自《大中国志》 第4章约翰·尼霍夫(JohannesNieuhof,1618—1672年) 摘自《荷使初访中国记》 第5章张诚(Jean-FranoisGerbillon,1654—1707年)(一) 摘自“1689年第二次在鞑靼的旅行” 第6章李明(LouisLeComte,1655—1728年) 摘自“第六封信,致布永公爵夫人,关于中国人的经济和辉煌” 第7章张诚(Jean-FranoisGerbillon,1654—1707年)(二) 摘自“1705年来自北京张诚的一封信” 第8章马国贤(MatteoRipa,1682—1746年) 摘自《中国圣会和中国学院创办记事》 第9章王致诚(Jean-DenisAttiret,1702—1768年) 摘自《北京皇家园林概览》 第10章威廉·钱伯斯(WilliamChambers,1723—1796年) 摘自《中国园林布局的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