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菜根谭智慧新解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韦明辉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菜根谭"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以俗见雅以淡见浓以浊见洁以小见大,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融经铸史兼采雅俗,汇集人生百种智慧,搜集世间金玉良言。
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浩荡心灵的人生哲学,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
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
处富贵要知贫贱之苦,当少壮当念衰老之悲。
《"菜根谭"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四大特点
言简意赅:《"菜根谭"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用精辟的语言阐释了精妙的中国式智慧,回味悠远。
涉及面广:《"菜根谭"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本行走社会的推荐阅读书。
古今通用:这是一本时读时新的伟大著作,从古至今一直光彩夺目。
去伪存真:每一则言辞均经过精,亡、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内容推荐
《"菜根谭"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精练明隽、雅俗共采的文字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地品味《菜根谭》的幽香。可以启发心志,净化心灵。它能让你找到修身养性的捷径、待人处事的准则,笑对人生的豁达。
目录
编 磨炼品行
烈火炼金玉 薄冰创事功/002
一错百非 万善无悔/002
登高心旷 临流意远/003
夜坐观心 妄穷真露/004
快意早回头 拂心莫放手/004
淡泊以明志 肥甘多丧节/005
宽可容人 厚可载物/006
路要留一步 味须让三分/007
作人脱俗情 为学除物累/007
宠利毋在前 修为毋减分/008
处世让为高 待人宽是福/009
美名不独任 污名不全推/009
事要留余 业不求满/010
家有真佛 诚心和气/011
攻过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011
洁从秽中生 明从暗里出/012
伏客气则正气伸 杀妄心则真心显/012
事后悔破临事痴 性定而动无不正/013
轩冕志山林 林泉怀廊庙/014
无过便是功 无怨即是德/015
忧勤勿太苦 淡泊勿太枯/015
原事穷初心 观功成末路/016
富贵要宽厚 聪明宜敛藏/016
知退一步之法 加让三分之功/017
不恶对小人 以礼待君子/018
留天地正气 遗乾坤清名/018
世间皆乐 苦从心生/019
万象皆幻 智者须达/019
降魔先降心 驭横先驭气/020
种田须除草 教子严交游/020
勿染欲路 不退理路/021
超越天地外 不入名利中/022
修德宜忘名 读书要深心1022
人性善恶只 在一念1023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024
少事是为福 多心最招祸/025
处世方圆并用 待人宽严互存/025
心地磊落 利器深藏/026
和气致祥 欢喜舒畅/027
真味只是淡 至人只是常/028

第二编 睿智识迷
苦中常有乐 得意便生悲/030
富贵德中来 花木瓶中谢/030
受一时寂寞 抛万古凄凉/031
不立好言行好事 恰似未生一日/031
一味敛清苦 无以育万物/032
真廉无廉名 大巧无巧术/033
心体要光明 念头勿暗昧/033
无名无位乐最真 不饥不寒忧更甚/034
为恶应畏人晓 为善勿急人知/035
逆来宜顺受 居安要思危/035
养喜以招福 去杀以远祸/036
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037
气冷享亦薄 心暖福亦厚/037
正义则路广 欲情则道狭/038
磨练福就久 参勘知始真/039
地秽多生物 水清常无鱼/040
多病未足羞 无病是吾忧/040
静识天地鸣? 闲见乾坤文章/041
以不贪为宝 所以度越一世/042
主人惺惺不昧 贼便成为家人/043
保已成之业防 将来之非/043
高而不可疏 淡而不可枯/044
事来心始现 事去心随空/045
君子之德行 行道之中庸/046
贫者虽不艳 因净而风雅/046
未雨就绸缪 有备才无患/047
知悬崖勒马 能起死回生/048
厚德、逸心、亨道 天不能奈我何/048
无心徼福福自来 着意避祸祸终至/049
忘功勿忘过 忘怨勿忘恩/050
心地不干净 不可读诗书/050
读书要见圣 立业思种德/051
扫外物觅本来 才有个真受用/052
种田看收成 做人重晚情/052
种德施惠 勿贪公相/053
念其积累之难 思其倾覆之易/054
真小人不可畏 伪君子最可惧/054
春风可解冻 和气能消冰/055

第三编 达观胸襟
富贵若弄权 如引火自焚/058
人心真金石镂 人伪妄真宰亡/059
文章极处是恰好 人品极处是本然/060
看破认真 可负大任/060
凡事节制欲求 五分便无殃悔/061
以忠恕待人 可养德远害/062
知有生之乐 怀虚生之忧/063
持盈履满 君子兢兢/064
却私而扶公 修身且种德/064
公论不可犯 权门不去涉/065
直躬不惧人忌 无恶不怕人毁/066
从容处亲变 剀切遇友失/066
大处来着眼 小处去着手/067
奇异无远识 独行无恒操/068
立地成佛 改邪归正/069
不偏信自任 不自满妒人/070
不以短攻短 勿以顽济顽/070
对寡言者不置腹 遇高傲者要防口/071
能知提醒 能知放下/072
识是照魔明珠 力是斩魔慧剑/073
横逆困穷 锻炼身心/073
不可有害人心 不可无防人心/074
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075
亲善不预扬 除恶勿先发/076
暗室漏屋培节义 临深履薄出经纶/077
伦常是天性 俱是当如是/078
富贵多炎凉 亲情多妒忌/078
功过宜清明 恩仇不可显/079
阴恶恶为大 阳善善是小/080
可以德御才 勿恃才毁德/081
以一言提醒 有无量功德/082
一时功名 千载气节/083
机藏机变生变 是智巧不能及/084
情急会损招 严厉则恨生/084
作节义文章 以德性陶熔/085
人心圆且宽 天下自会安/086
不变其操履 敛束其锋芒/087
逆境不可忧 顺境不可喜/088
德谨于至微 恩施于不报/089
修身养德 事业之基/090
道随人接引 学随事警惕/090
念厚如春风育物 念刻如冬雪杀生/091
君子勤俭立德 小人勤俭图利/092

第四编 端正节操
德行平凡 和平之基/096
坎坷世道 以耐撑持/096
心体若莹然 本真则不失/097
修身养性 大德后成/098
富要知贫 壮宜念老/099
并包清浊 兼容善恶/099
磨砺如金要百炼 施为似矢不轻发/100
虚圆立业 执拗败事/101
过俭者是吝 过让者就卑/102
名位声乐 切勿贪图/103
量宽福就厚 器小禄自薄/104
用人应不刻 交友不宜滥/105
敬谨事上 宽仁待下/105
处逆境比于下 心怠荒思于上/106
人多弊端 要有警惕/107
吉人梦中有和气 恶人笑语是杀机/108
喜事不如省事为适 多能不如无能全真/108
心静则本性现 水清而月影明/109
天地万物 都是实相/110
观形输观心 神用胜迹用/111
能恬淡适己 则身心两在/112
延促在一念 宽窄系寸心/112
知足则仙凡别 善用则生杀殊/113
勿趋炎附势 应栖恬守逸/114
消弭幻业 增长道心/115
退步则宽平 清淡就悠长/116
隐无荣辱 道无炎凉/117
进步思退 居安思危/118
贪富是贫 知足就富/119
高明是隐者 省事则平安/120
执著是苦海 解脱是仙境/120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121
出世在涉世中 了心在尽心内/122
身放闲处 心处静中/123
不希利与禄 不畏权和势/124
烦恼从我起 嗜好由心生/125
人情变化无常 万事必须达观/125
世间无绝对 安乐是寻常/126
生死成败 任其自然/127
猛兽虽易伏 人心实难制/128
心平到处是青山 性善到处是自在/128

第五编 宽展心智
绝迹于尘嚣 涉足于世俗/132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132
福祸苦乐 在于一念/133
水滴石会穿 瓜熟蒂自落/134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135
把握根蒂 卷舒自在/136
为鼠常留饭 怜蛾不点灯/136
修养心神 临变不乱/137
贫可以节用 瘐可以保身/139
本心即佛 不待观心/139
造化人心 混合无间/140
像从心生 像随心灭/141
损之又损 忘无可忘/142
水将溢未溢 不可加一滴/143
去混心自清 去苦乐自存/144
自省辟善路 尤人浚恶源/145
耳目口鼻皆桎梏 情欲嗜好悉机械/145
识大则量弘 量弘则德厚/146
不形于言 不动于色/147
以俗观则纷纷 以道观就是常/148
思生死万念灰 一性寂超物外/149
雌雄妍丑 一时假象/150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150
以我转物则逍遥 以物役我则缠缚/151
宁静切淡泊 得心之真味/152
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153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154
生活悠然自适 贵人不若平民/154
和衷以济节义 谦德以承功名/155
处世不偏 行事适宜/156
好利害显而浅 好名患隐而深/157
炎凉趋附 人情之常/158
人是天地缩图 天地是人父母/158
晓窗读《易》 午案谈《经》/159
心境恬淡 绝虑忘忧/160
会得个中趣 破得眼前机/161
得诗家之真趣 悟禅教之玄机/162
心无物欲乾坤静 坐有琴书便是仙/163
万事随缘 随遇而安/164
持身不可轻 用意勿太重/164
中和为福 偏激为灾/165
居安思危 处乱思治/166
若彻见真性 可自达圣境/167
极端空寂 过犹不及/167

第六编 真诚为人
性天不常枯 机神最易发/170
聪明不可露 才华不宜逞/170
闹中要静察 冷处存热心/172
幻无以求真 雅不可离俗/173
来去自如 融通自在/173
心虚则理明 心实则志坚/174
悲从乐极生 甘由苦尽来/175
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176
减繁增静 安乐之基/177
心旷万钟如瓦缶 心隘一发似车轮/178
勿待兴尽 适可而止/178
求内心之佛 却心外之法/179
浑然和气 居身珍宝/180
情理际遇 齐顺对治/181
非分之收获 福祸之陷阱/181
急处要站稳 险处须回首/183
有妍有丑 有洁有污/183
不近势利纷华者洁 不知智械机巧者高/184
天全欲淡 虽凡亦仙/185
幽人清事 总在自适/186
饱谙世味 会尽人情/187
花萼徒荣 玉帛无益/188
道不在远 理出于易/188
别念闲生 忙隐真性/189
得休时便休 觅了时无了时/190
智愚是可教 中才则难处/191
信人显己诚 疑人示己诈/192
文华不如间素 读今不如述古/192
真诚为人 圆活处世/193
过宜归己任 功宜让他人/194
若放得心下 便人圣脱凡/195
超越身心嗜欲 得见人生真趣/195
不染世法 体任自然/196
雨过天晴 人之心体/197
动中静非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198
心境如月 空而不着/199
超然物累 处世忘世/200
梦幻空华 自性真如/200
名根未拔堕尘情 客气未融为剩技/201
偏见会害人 聪明是障道/202
静中可见真境 淡中始识本然/203
不忧处患 不惧权豪/204
责人则情平 责己则德进/205
山峻则无木 水湍则无鱼/205

第七编 淡泊处世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208
勿逞己之长 勿恃己所有/208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209
读书读到乐处 观物观入化境/210
卓见之人 洞烛机先/211
应以我转物 不以物役我/212
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212
闻恶不可就恶 闻善不即亲善/213
不昧己有 不自夸耀/214
盛极必衰 剥极必复/215
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216
忧喜取舍之情 都是形气用事/217
谗言自会明 媚阿不觉损/218
宁为小人忌毁 毋为君子包容/218
一言可伤天地和 一事可酿子孙祸/219
爱重反成仇 薄极反成喜/220
谦虚能受益 满盈会招损/221
清净布施 不责人报/221
自然得真机 做作减趣味/222
事起而害生 无事是为福/223
守口要密 防意应严/224
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224
闲时吃紧 忙里悠闲/225
闹中要取静 忙里应偷闲/226
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227
莫由放纵而猖狂 勿为敛束而死寂/228
学贵恒久 道在悟真/229
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230
舍己毋处疑 施恩不图报/230
三分侠气交友 一点素心做人/231
以闲云为友 用风月为家/232
清贫而不惫 精神而畅裕/233
凡事要随缘 不为念想束缚/234
言者多不顾行 谈者未必真知/235
人为乏天趣 天机是自然/235
勿为欲情系 要与本体合/236
脱俗就是奇 绝俗便是偏/237

第八编 实现自我
彻见自性 得道自然/240
诗之灵感 野趣丰处/240
春为人间幻境 秋见天地真吾/241
自然之真趣 从恬静中得/242
宜冷静观人 应理智处世/243
性躁则无功 平和自邀福/243
心虚而性现 意净则心清/244
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245
处世流水落花 身心自然常静/246
处处是真境 物物皆真机/247
以冷观世事 觉安逸悠长/247
风微知著 守正待时/248
故交应厚待 衰朽可礼遇/249
动静合宜 出入无碍/250
身在局中 心在局外/251
雨后观山色 静夜听钟声/251
物极必反 履盈满戒/252
月到风来 机息心清/253
世间之广狭 皆是由自造/253
无事心昏冥 有事心奔逸/254
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255
俗不及雅 淡反胜浓/256
浮云富贵不必栖穴 无泉石可溺酒耽诗/256
人生短暂 勿争名利/257
乐贵得真趣 会景不在远/257
幼不 难以成器/258
浓夭不及淡久 早秀不如晚成/259
盛衰本无常 强弱不可待/259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260
以冷眼观察 如热汤消雪/261
真空不空 在世出世/262
名利有尊卑 贪争无二致/263
念净且境空 可绝虑忘忧/263
律己应严 待人宜宽/264
操守要严明 守正应不阿/265
诚心和气陶暴恶 名义气节激邪曲/265
慈祥致和气 洁白留清名/266
精彩页
    富贵若弄权如引火自焚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焚。
    
一个生长在豪富权贵之家的人,应有尽有的物质享受,会令人养成各种不良嗜好和喜欢作威作福的个性。不好的嗜好对人的危害有如烈火,专权弄势作威作福的脾气对心性的腐蚀有如凶焰,假如不及时给他一点清凉冷淡的观念来缓和一下他热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虽然不致使他粉身碎骨,但是终将会让他引火自焚。
    
欲望如火,理智如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有权有势家庭里的人,过多的物质享受会使其养成一些不良的嗜好,倚仗权势会使其养成作威作福的个性,这些都是富贵带来的负作用。这种人如果不知加以收敛,不思进取,其结果必定是玩火自焚。
    
钟会、邓艾以两路大军攻灭西蜀,而钟会心生反意,想要据险自守,做个刘备第二,进而兵临长安灭魏,再起兵灭吴,一并天下于自己一人之手。但是担心邓艾与自己为敌。钟会想到告伪状的方法,几次密报司马昭,说邓艾心存反意。司马昭毕竟是谋略场的老手,他虽然担心邓艾逆反,对钟会却也有疑惧之意。接到钟会的密报,他对钟会真正用意就了如指掌了。他写信告诉钟会说:“邓艾有可能据兵自守,所以我派贾充领兵三万入斜谷,前去援助你。我自己领兵十万在长安,随时准备接应。”司马昭另派新兵之意当然不是为了邓艾,而是为了钟会。钟会也不是傻子,他见司马昭的信便知是司马昭对自己起了疑心,便仓促行事,拥兵而反,很后被杀身亡。
    
本想告假状陷害邓艾,使自己阴谋得逞,不想被司马昭察觉而自陷死地。这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生活中有不少花花公子在重复演绎着这样的故事。可见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十分重要,尤其是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的人,更应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缓和自己强烈的个人欲望使自己健康地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人心真金石镂人伪妄真宰亡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如果达到至诚的地步,就可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例如邹衍受了委屈,上天竞在盛夏之日下霜;孟姜女曲于悲痛丈夫的战死,居然哭倒了长城,甚至金石也会由于真诚而雕凿贯穿;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念头邪恶,那他只不过空有人的形体,灵魂早巳死亡,并且由于心术不正也会使人觉得讨厌,当夜深人静之时,忽然良心发现,面对自己的影子觉得万分惭愧。
    
张良是韩国人。公元前230年,韩为秦所灭,他决心替韩国报仇,准备在秦始皇东巡车队经过地方进行突然袭击,但因为判断错误没能成功,他只能躲藏起来。一天无事,他信步到邳桥上。这时,一个老人走到张良所站的地方,将一只鞋子掉到桥下去了。老人回头让张良把鞋子捡起来,张良听了,感到惊讶,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傲慢的人,但见是一位老人,不好发作,只好勉强帮老人把鞋子捡上来。老头又对张良说:“帮我把鞋子穿好。”张良觉得既然帮他捡了鞋子,就帮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帮他穿好。老人连一句谢谢也不说,边走边说:“孺子可教矣。过五天天刚亮的时候,与我在这里会面。”过五天,天刚亮,张良如约前往,老人已先在那里等着。老人说:“与长辈相约,你却后到,这是为什么?”说着扬长而去,临走,对张良说:“过五天再来,来时要再早一点。”五天后,张良还没等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不久那老人来了,看到张良先到,高兴地说:“就应该这样。”他拿出一卷书交给张良说:“读熟这本书就可以辅佐别人完成帝王事业。”说完飘然而去。天亮了,张良看到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他很好珍惜这卷书,深入钻研,很快就融会贯通了,后来为汉朝的诞生立了不朽功勋。
    
张良得兵书的故事很好地证明了“至诚感天”的道理。真诚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拥有了真诚,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善良之门的钥匙,也就具备了修身养性的基础。而生活中那些虚情假意的人,虽然会得意于一时,权倾于一时、富贵于一时、但终究会受到世人的唾骂和自己良,心的谴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6: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