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是辻清明先生的论文集成,分前后两篇,主题均是解析、论述日本近现代官僚制的学术论文和对现实官僚制的制度或时事的批评或建言。前篇学术论文(五篇文章),后篇时论(七篇文章),但这种区分方法过于粗糙,再说,理论和应用其实是一体的。因此,我们将之归纳整理,按各个论述主题与其理论结构的前后关系分别阐述。 内容推荐 关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的来历、版本以及其他有关的考证,英译者拉汉在他的《序言》里已经有了简单的介绍。这里只就《雅典政制》这类研究对于亚里士多德《政治论》中见解的形成的重要性和它在国家和法律的历史的研究上的价值,略申己见。大家都知道,古希腊的学术到了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已由对自然现象的探讨转向社会政治的研究。 目录 英译者序言 内容纲要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 断片 抄本 专有名词(地名、人名)索引 译后记 精彩页 如果我们有责任来祝福这善良而真诚的人。 XXI.因此,人民信赖克勒斯塞涅斯是有原因的。这时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亦即伊萨戈刺斯担任执政官的那一年,他既成为大众,靠前步便把所有的居民划为十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来①;有一句本是对那些想查问人民氏族的人说的成语,“部落无分彼此”,便是由此而来的②。其次,他把议事会的成员由四百人改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而在以前,每部落则出一百人。为着这些原因,他所以不把他们分配为十二个部落,以便他可以不必使用现成的三一区的划分③(因为四个部落共有十二个三一区),否则大众就不会混合起来了。他又把全部村社④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他称这些区为三一区,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