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的本质与灵魂在于具有特色鲜明、一以贯之的核心理论。珞珈经济学人意欲创建的经济学“学派”的核心理论,是由其学派创建的两大核心或领军人物张培刚和谭崇台,在他们的老师杨端六、刘秉麟等珞珈先贤们做出先驱性或初创性贡献的基础上,带领珞珈经济学者们所共同建构和形成的。由于张培刚和谭崇台终生的学术主攻方向是发展经济学,因而该学派创建的核心理论概括地说就是发展经济学及相关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具体来说它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为发展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为发展经济学中国理论。
珞珈经济学人创建学派的过程大体经历了5个大的历史阶段: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前的学派创建前奠基阶段;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组建后民国学者们的学派初创阶段;1946年张培刚学成归国后任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期间基本具备创立条件的学派续创阶段;改革开放后以张培刚、谭崇台为领军人物呈现相对繁盛景况的学派再创阶段;进入2010年代,随着张培刚、谭崇台等大师级学者相继谢世后的学派重振阶段。
以发展经济学及相关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为中心,珞珈经济学者们通过基于自创发展经济学基础理论和阐发发展经济学中国理论,从而形成一个学脉相承、学缘相投、学旨相通、学理相融、学风相同的学术共同体。学派创建者们发挥各自的专长与优势,各展其能,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产生巨大影响,著名学者和相关成员中有5人或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提名或获相关赞誉,在中国有名高校和经济学界足值高度重视,在国际经济学视野也不可小觑,堪称中国有名高校经济学“学派”创建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与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