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言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发本群体政治亚文化的同时为我方饱受争议的社会行为正名,进而重建儒家理想主义的合法性,最终促成仁宗朝的理念革命与权力重组。本书力图借助典型个案,超越传统上政治影响文学或文学反映政治的单向视角,一面在历史语境中打开文本,一面从修辞维度重估士大夫文学在政治中的位置和功能,深入揭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文学之间互动以及联动的复杂图景。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修辞转换与理念革新:政治文化视阈下的范、吕党争 第一节仁宗朝前期士大夫“言论-观念”的结构性对立 第二节歧异的士风评判和当代史书写 第三节“党争”的展开:一系列基于观念的呼应与对抗行为 第四节从“两截事”到一以贯通:由角色丛考察观念冲突的缘起 第五节仁宗朝前期精英士大夫的派别和谱系 本章附录仁宗朝前期士大夫言论关系表的文献来源 第二章宁鸣不默:庆历士大夫的“言者”风采与仁宗朝舆论权力的兴起 第一节庆历之际公共言论空间的盈缩轨迹 第二节“犯颜纳说”何以为忠——范仲淹上晏殊书所见士人言论观的转向 第三节通向“不讳之朝”:景祐党争与仁宗朝政治舆论写作的展开 第四节被惩戒的“醉歌”:政治与诗学交错中的“奏邸狱” 第三章名的自觉:庆历士大夫主导的声望观革命及其与文学的联动 第一节“近名”褒义化运动的背景及展开 第二节北宋中期“声望政治”的形成与解体 第三节美劝与言道:“声望政治”背景下的书体文新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