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梧州,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悠久的历史注定带来丰厚的文化,她拥有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收录了梧州市被列入重量、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如六堡茶、龟苓膏、藤县醒狮等共48项,以高清全彩的照片、生动有趣的解说,生动展示了梧州非遗项目源远流长的历史、精妙绝伦的工艺、丰厚深邃的文化、手工技艺的传承等内容,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梧州非遗项目中包含的智慧与创意,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进而自觉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内容推荐 大江奔流,时代交响。盛世华章,融汇古今。西江,绵亘千里、润泽四方,孕育了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孕育了璀璨多姿的梧州文明。穿越历史烟云,那些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土地上,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激荡人心、滋养心灵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为纽带的“活”的艺术,铭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截至2023年10月,梧州市共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8项,涵盖曲艺、传统制作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这些非遗或以节日庆典、民风民俗等形式存在,或以传统戏曲、手工绝活等形态出现,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梧州色彩”。本书毫无保留地向世人展示了梧州非遗的独特魅力,也为外界更好地了解梧州的历史文化打开了新的大门。无论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舞蹈,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手艺,从一帧帧精心挑选的照片里、一篇篇精雕细琢的文章中,读者都能看到梧州非遗的文化内涵,看到梧州非遗经由“巧手”“匠心”,融入生活化场景中,从“标本”里“活”过来。 目录 一叶承一业 茶技传千载 012 国风正当道 南国醒狮魂 022 承百年匠心 造岭南佳品 032 嘉木桑寄生 醇茶益身心 042 梨园才人出 红豆新枝俏 050 牛歌传戏韵 俚语育芬芳 058 鹿儿鸣呦呦 传唱经久远 066 鲤鱼跃龙门 传承焕生机 074 牛娘声情茂 芳菲满堂彩 082 婚嫁寄深情 眷属两相依 090 山歌传情意 古韵应声来 098 麟马寓祥瑞 风华润古今 106 味香肉嫩滑 中国称一绝 114 茶戏粉墨新 曲中韵味长 122 竹芒绕指尖 交织展华章 130 平腔唱船歌 吟诵动人心 140 竞技拔头筹 场中数英豪 148 滴珠浓甜香 冰泉负盛名 156 善德洒福地 龙母荫苍生 164 悠悠下俚调 袅袅古楚音 172 米香抚人心 粉细情意浓 180 月是故乡明 饼是梧州靓 190 饴糖名四海 复刻现经典 198 浓墨勾花脸 重彩绘个性 206 犀舞展豪情 古朴而热烈 214 木偶会耍酷 生动又活泼 222 豆渣状绵软 甘香绕舌尖 230 瑶药跌打丸 济世传良方 238 太平有好饼 手艺代代传 244 曲调古韵传 乡音颂美德 254 酥饼加猪油 齿颊皆留香 262 抢炮过盛会 万人祈丰年 272 民间吹打乐 乡间广流传 280 乡土气息浓 传承活力足 284 龙光耀千年 母仪留桑梓 290 乞与人间巧 兰夜共浪漫 298 蛇药疗效佳 医术美名扬 306 纯正古典鸡 鲜香好味道 314 好酒经醇酿 绵滑滋味浓 322 葱油浇草鱼 风味树一帜 328 古法制咸蛋 松软香气溢 336 彩扎添风骨 狮头显威仪 344 捶打口感鲜 肉丸香味醇 354 妙手正骨法 仁术远流长 362 药膳调脾胃 疗法护安康 366 古方焕生机 药丸声威震 372 酥脆鸡仔饼 色香味俱全 380 叹一盅两件 品百味人生 388 后记 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