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教材以理工类专业大学物理实验室必修的实验项目为出发点,按照三个层次(基础、综合、设计)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归纳了多个实验,覆盖面全,加上配套的微课视频及课件,使教学过程教学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内容推荐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近期新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编写而成的。书中包括了基本要求中的所有核心内容,涵盖测量,力学、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共34个实验。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文科及专科的相关专业选用及物理爱好者阅读。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3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3 第二节 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9 第三节 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11 第四节 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14 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6 第六节 实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20
第二章 力学、热学实验35 实验一 长度的测量及圆柱体标准偏差的计算35 实验二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40 实验三 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44 实验四 驻波法测声速47 实验五 用动态法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50 实验六 恒力矩转动法测物体的转动惯量53 实验七 三线摆法测物体的转动惯量56 实验八 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60 实验九 热电偶温度计的标度63 实验十 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66
第三章 电磁学实验70 实验十一 伏安法测电阻、晶体二极管特征70 实验十二 直流电桥测电阻72 实验十三 用补偿法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75 实验十四 交流电路中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测量80 实验十五 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83 实验十六 霍尔效应89 实验十七 电表改装与校准95 实验十八 交流电桥99 实验十九交流电路的谐振103 实验二十 示波器的原理及应用108 实验二十一 RLC串联电路的稳态特性115 实验二十二 静电场描绘121
第四章 光学实验125 实验二十三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125 实验二十四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129 实验二十五 等厚干涉现象与应用137 实验二十六 迈克耳孙干涉仪141 实验二十七 光的单缝衍射及光强分布的测定146 实验二十八 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149 实验二十九 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152 实验三十 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156
第五章 综合设计性实验161 实验三十一 光电效应161 实验三十二 全息照相165 实验三十三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研究169 实验三十四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171
附录A 基本常数表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