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叙事与社会符号;主体间性、功能进化论与社会生物学;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主体间性;功能进化论;社会生物学;话语、意识形态与控制;批评话语分析产生的理论背景;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批评话语分析论述的三个基本问题;批评话语分析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体裁结构潜势、语义特征与词汇语法体现等。 目录 绪论:叙事与社会符号/1 主体间性、功能进化论与社会生物学/5 引言/5 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基本概念/6 主体间性/10 功能进化论/12 社会生物学/15 结语/18 话语、意识形态与控制/20 引言/20 批评话语分析产生的理论背景/21 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23 批评话语分析论述的三个基本问题/25 批评话语分析对语言教学的启示/30 结语/34 体裁结构潜势、语义特征与词汇语法体现/35 引言/35 体裁与体裁结构潜势/36 童话的体裁结构潜势/38 体裁作为一个或然的系统/39 开局的语义特征与词汇语法型式/44 尾声的语义特征与词汇语法型式/48 结语/51 语法、现实与梦幻世界/53 引言/53 语言与现实/54 行为过程的两种模式/57 非互动模式与梦幻世界/60 结语/67 断裂的语篇:童话叙事中的隐性对话/69 引言/69 作为意义生成过程的对话/70 言语表征中的第三个声音/72 构建隐含的读者/76 结语/79 童话叙事中的性别与性别颠覆/81 引言/81 作为隐性范畴的性别/82 语义工程与性别定势/87 互文性与性别颠覆/92 童话叙事与儿童社会化/95 结语/98 视觉的语法:童话插图中的情态研究/99 引言/99 “情态”的界定/100 关于插图艺术/102 梦幻主义/104 童画插图的情态/106 儿童的“反世界”/108 结语/110 结论:语法与经验/112 参考文献/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