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作为一项权利基准型的社会保护项目,其目标是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保护体系,覆盖农村低收入群体。在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中,评估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分配效果,检验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效率,为解决农村大力度优惠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和改善农村收入分配状况提供一种思路,为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为政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及更好地执行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提供参考。 从中国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贫困与社会福利缺失的思考出发,解读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福利效用与分配的理论思想时,可以发现,社会福利具有效用。国家通过收入转移制度介人国民收入再分配,改变不同阶层、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或补偿社会变革中某些社会成员遭受的福利损失,从而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水平,进而提高社会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并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然而,由于社会福利概念内涵的抽象性和外延的模糊性,同时也由于政府大规模地承担起了促进社会福利的责任,许多政府部门共同承担着某种社会福利的功能,已经很难把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制度实体来考察。那么,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的研究领域中,究竟什么样的社会干预政策能够用来更准确地表达对福利缺失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帮助所作的制度安排以及更好地实施对这些特定群体的帮助?研究中,引入了"社会保护"这一政策框架。社会保护政策安排是专门针对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贫困群体、弱势群体和边缘化群体,其理论依据是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1 1.1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大力度优惠收入保障计划转移效果研究及启示3 1.2.1发达国家大力度优惠收人保障计划转移效果研究3 1.2.2拉丁美洲有条件的现金转移项目效果评估9 1.2.3中国城乡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研究11 1.2.4巳有的研究对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分配效果 评估与瞄准效率分析提供的借鉴12 1.3研究目标14 1.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5 1.4.1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的确定15 1.4.2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家庭的准确瞄准15 1.5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 1.5.1研究方法16 1.5.2研究技术路线17 1. 6研究的创新之处18 第二章农村低收入群体社会保护的理论求证19 2. 1农村低收人群体及其福利缺失19 2.1.1农村低收入群体内涵的理论界定和标准确定19 2.1.2农村低收入群体福利缺失22 2.2农村低收入群体社会保护的理论依据37 …… 精彩页 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的确定是制度设计或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制度设计或调整时,是只仅仅覆盖特别贫困的农户?还是应该更多地从社会公平分配的角度考虑,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能进入到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中来,从而使制度更好地发挥收人分配的调节功能?现行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标准是否偏低?是否应该适当缩小城乡之间的保障水平的差异?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确定在多少为宜?毫无疑问,为提高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宏观分配效果,需要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这必然要求要有更多的财政资源给予支持。如何处理好财政预算约束与分配效果提高之间的矛盾,是本研究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1.4.2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家庭的准确瞄准 农村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效率与目标家庭的准确识别密不可分。由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具有自身的特点,使得在收入界定和计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中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农村收入难以货币化,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计量。各地在审査、审核低保对象及其收入时,虽有统计局提供的计算农村家庭收入的办法,但在实际执行时把握和准确计算还有难度。如何更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