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分析了云城区和南盛、前锋两镇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区位优势。作为云浮市区近郊,且以农业为主的两个镇,必须以城郊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为基调,在现有及未来发展产业可能性论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而资源配置的渠道主要是公共配置和市场化配置,公共配置是遵从政治均衡逻辑的财政渠道,市场化配置主渠道是金融,而农村区域的资源配置区别于城市的地方在于外部性大,这需要财政金融合作才能实现普惠性,同时需要制度创新和机制性改革,需要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所以,在要素方面,专题探讨了土地、农村劳动力、普惠金融,重点研究了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区域中心的问题和体制机制改革,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 目录 总序 前言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内容框架与主要创新 1.5乡村振兴内涵及其关系的界定 2云城区发展阶段及两镇经济社会分析 2.1乡村振兴中的云浮市云城区发展阶段分析 2.2云城区两镇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镇域产业经济发展:三产融合态势 3.1两镇产业发展概况 3.2两镇产业融合思路 4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4.1乡村旅游新业态及新政策 4.2云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4.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三农”问题 4.4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件 4.5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4.6南盛、前锋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案例 5乡村振兴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供求及政策分析 5.1基于需求侧的云城区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描述性分析 5.2云城区农户借贷约束因素的实证分析 5.3基于供给侧的普惠金融制度创新 5.4政府普惠金融服务农户的扶持政策 5.5国际普惠金融服务农户发展模式的经验及借鉴 6农村土地:“撂荒地”变“聚宝盆” 6.1土地:乡村振兴的基础要素 6.2南盛、前锋两镇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及现状 6.3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4南盛、前锋两镇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7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7.1南盛、前锋两镇促进农村转移就业的现实背景 7.2人口迁移理论与机制分析 7.3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考察 7.4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实选择 7.5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 7.6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政策建议 8小城镇:乡村振兴的支点 8.1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 8.2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沿革 8.3小城镇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 8.4南盛、前锋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9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9.1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定位 9.2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探索 9.3基于社区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农事村办” 9.4基于社区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微网格” 9.5优化基层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9.6基层社区治理改革的简要评述 10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主要研究结论 10.2两镇乡村振兴的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