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时间到底是shen mo?”如果你这样问别人,多半会得到“你真是闲得没事干了”之类的回答,就此不了了之。可以说,时间之类的东西并不是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认真思考的对象。日复一日不就是时间吗?被时间所迫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大概这就是多数人的感觉。 尽管时间已成为与我们密切不可分离的物理量,但是单独地分析它并把它客观化却十分困难。时间同长度、质量一样也是物理的基本量,但是我们看不见它,也不像力或温度那样通过与身体的接触而感知。况且时间本身很少成为自然科学的主要角色,总是安于充当变量或参数之类的配角。这些或许就是时间的特征。 物理学所研究的量,如重量、动量、能量、电量都是作为研究对象的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唯独时间是人类与自然现象融洽地共有的属性,而且只能沿着一定的方向经过。留意思索一下,它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相对论使我们对时间的看法有了一些变化。而从远古持续到遥远的将来这种‘性质,令人不得不承认:时间是与众不同的。所谓远古,它从何时开始?所谓将来,又到何时终结?还是像蓝色的天空一样漫无边际?把时间当作主角去思考时,很自然地会产生这些疑问。思索的结局将落到宇宙的创生及终结这类问题上去。 宇宙有过开始吗?如果有的话,它是什么呢?……这类疑问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疲倦的大脑带来了既突然又新鲜的感觉。每天被工作、考试(对于学生)所逼迫的我们从凡俗世界超脱出来,置身于这样非现实的思索中去也许没有什么不好。忙忙碌碌中的欢喜或伤悲与巨大的宇宙和永恒的时间相比较,实在微不足道。 特别是近几年来,坐轮椅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发表了他精妙的学说,并 目录 章 时间机器的研究 超越空想 窥视未来 到未来去 因果律怎么样了? ‘前进好说,倒退可怕’ 侵入过去的困难 梦想成真? 利用蛀洞 神秘的蛀洞 无人能解的谜 借助于古人回到过去 第二章 时间停止 黑洞之花开遍宇宙 奇怪的地平线 时间与空间对换 各种各样的黑洞 为什么能观测到黑洞? 黑洞的形成过程 脐带般的蛀洞 第三章 宇宙中最短的时间 宇宙的模型 膨胀的宇宙 最初发生过大爆炸? 宇宙中最短的时间? 从不可思议的高温开始 超光速的急剧成长! 为什么暴涨? 暴涨之后 最初存在过相互作用? 还剩两种力 爱因斯坦的宿愿 匆匆忙忙的描述 第四章 一切均从量子力学的时间开始 不确定性原理 确确实实的理由 介子的魔力 从“无”开始的大膨胀是怎样发生的? 黑洞的蒸发 抑制病魔的气力 真空中产生的磁石 只有反粒子被吞没 膨胀结束后的宇宙 特小黑洞到哪里去了? 宇宙的结局 第五章 霍金的虚时间 奇点是什么 奇点真的存在吗? 霍金的思想 路径积分指出光的路线 为了消除奇点 大爆炸之前的虚数时间 不曾存在的东西 实数就是一切 五花八门的解释 四维的勾股定理 奇点的消除 时间是虚的吗? 虚时间引发大爆炸! 第六章 霍金的逆转时间 重新认识时间 心灵的时间 自然界趋向平衡 普里戈津的时间 “天增岁月人增寿,还是过去 好啊” 修正思路的霍金 收缩宇宙的熵 巨大的矛盾 时间的逆转是怎么回事? 时间是对称的吗? 第七章 永恒(?)的时间 出现了‘超弦’ 26维 6维是在哪里消失的? 玻色子与费米子 ‘超对称粒子’ 影子世界 字宙里充满了负能电子! 宇宙整体就是个大黑洞 到其它世界去 奇怪的蛀洞 没有终结的终结 后记 中译本责编的话 精彩页 无人能解的谜 在这里将碰上读者朋友们早已经准备好的优选难题。经历过1998年的人物,很可能会出现在1993年的地球上,这是《物理评论通讯》所刊论文的观点。如果真是这样,此人将遇到五年前的自己。 ‘原来五年前的自己是那样年轻啊,还带点幼稚呢’一边感慨一边看,这没什么不可以的。可是,人总有自己的好恶,‘不愿意从一旁看自己,受不了’。边说边一刀子捅过去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正是用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旅行时碰到的很难解答的问题,无论怎样考虑都无法避开矛盾,就连科幻小说作家们也挠头的问题。那么基普?索恩的论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遗憾的是,关于这一点什么也没写。既然一边说能使人类通过的蛀洞并不全是胡说八道,而另一边对因果律的破坏却一句也没有触及,也许不去触及是理所当然的吧……笔者的看法如此。多么聪明睿智的物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都无法回答。 ‘请告诉我,如果把幼年的自己或自己的祖先杀死的话,现在的自己会怎样?’提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不讲理,强求没有的东西,跟哭闹着要求把月亮摘给他的孩子一样。 如此,作为时间机器存在的问题‘返回过去把幼时的自己杀死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矛盾总是遭到人们的指责。其实,总以‘时间的旅行者’自居也是片面的想法。 被遇到的一方,即留在过去的,也是‘自己’。旅行者一方的自己也许立刻会意识到那就是幼时的我,幼时的自己一方也许不会想到年老的我(或长大的我)又回来了。原因是,幼时的自己还不知道时间机器,因此做梦也不会想到多少年后的自己会出现在那里。 在有关时间机器的幻想小说里,总是把进行时间旅行的自己作为人称(或主人公),所以,遇到的孩提时代的自己只不过是个客体(对象物)。虽然可以自由地联想‘小时候真可爱啊’,但是这其中难道多少没有些不公平的地方吗? 因为是两位自己同时登场,进行思考的自己的肉体同时分成了两个,灵魂必然附着在双方身上。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喜好、判断力及其他方面等会发生变化,不过人的本质――只要不是丧失全部记忆――总不会变得面目全非。所以说灵魂同时附在两位的身体上控制言行等各方面,奇怪的事态发生了。.在那里,同为自己的大人与孩子擦肩而过时自己用哪一方的眼睛看对方呢?道理上讲哪一方的眼睛都是自己的,如果想说句‘今天天气真好’等寒喧一下的话,也可算做是自言自语一类。如果大人一方为研究逻辑体系而将小孩杀死的话,结局是自己把刀刺进了自己的身上,这或许也叫自杀……。虽然在感情上是自杀,可是把刀刺出去的大人在那一瞬间会如何呢?因为发生了自己在童年时代被杀害的事实,所以他忽地消失了。你看,又碰上先前的那个矛盾了。 但是,如果是孩子杀了大人的话,那一瞬间什么也没有发生,虽然那个孩子背负上了后来将遭人杀害的命运……。再说如果被人当场发现,被以杀人罪起诉投进监狱的话,此人的生涯就将与原来发生显著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