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系统的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解析研究,对我国塔里木叠合盆地西部盆山原镶嵌区和北部盆山镶嵌构造带中新生代陆内挤压伸展转换盆地、秦岭造山带内柞山-商丹泥盆纪拉分盆地、云南东川中元古代陆缘裂谷盆地,玻利维亚盆山原镶嵌区图披萨(Tupiza)中生代陆内裂谷盆地,智利中生代主岛弧带、弧前盆地弧间盆地和弧后盆地等弧相关盆地系统,以及相关铜铁金多金属矿床等提出系列新认识。从沉积盆地成盆期、盆地构造变形期、盆内岩浆叠加期、盆地表生变化期四期垂向大地构造岩相学结构序列和成岩相系,对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煤成矿系统、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成矿系统和热水沉积型银铜铅锌-重晶石成矿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可供从事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盆山原耦合转换、金属矿产、金属矿产-煤-铀-油气资源同盆共存富集成矿成藏研究的科研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致谢 第1章构造岩相学理论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论 1.1构造岩相学填图技术与找矿预测理论基础 1.2创新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1.3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1.4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史和构造变形-岩浆叠加史 1.5沉积盆地变形构造样式、构造组合与金属矿集区 第2章塔西和塔北砂岩型铜矿床与新生代陆内盆地演化 2.1新疆乌恰县杨叶砂岩型铜矿床与新近纪陆内咸化湖盆演化 2.2拜城县滴水砂岩型铜矿床与新近纪陆内咸化湖盆演化 2.3伽师新生代砂岩型铜矿与古近纪盆地演化 2.4塔西新生代陆内盆地动力学与构造岩相学预测模型 第3章砂砾岩型铜矿床与中-新生代后陆盆地 3.1新疆萨热克燕山期(J-K1)铜多金属-铀-煤成矿亚系统 3.2萨热克巴依盆内碱性超基性岩与岩浆动力学 3.3塔西喀炼铁厂砂砾岩铜铅锌矿找矿预测 3.4玻利维亚砂砾岩型铜成矿带与中-新生代盆山原耦合转换 3.5玻利维亚Tupiza火山岩岩相学 3.6砂砾岩型铜矿床与后陆盆地系统关系 第4章智利IOCG型铜金矿床与主岛弧带和弧后盆地 4.1智利区域成矿规律与IOCG成矿带 4.2智利IOCG矿床与主岛弧带和弧盆系统的构造样式 4.3智利IOCG型矿床勘查选区标志 4.4智利月亮山IOCG矿床与深部找矿评价 4.5智利月亮山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与围岩蚀变相体结构模型 第5章秦岭银硐子铜银多金属矿床与泥盆纪拉分盆地 5.1前泥盆纪基底特征与构造古地理位置恢复 5.2盆地发育期与主成盆期沉积体系 5.3盆地萎缩期与构造-流体叠加岩相 5.4柞山-商丹泥盆纪拉分盆地与成矿分带 第6章云南东川铜铁金矿集区与中元古代陆缘裂谷盆地 6.1云南东川和邻区地区构造-岩石-地层格架 6.2复式倒转断褶构造带构造样式与构造组合 6.3东川中元古代碱性铁质基性岩与岩浆侵入构造系统 6.4老新山格林威尔期碱性钛铁质辉长岩与大地构造岩相学 6.5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与储矿构造 第7章因民-稀矿山铁铜矿段构造岩相学填图与找矿预测 7.1构造岩相学实测剖面与综合研究 7.2稀矿山式矿体侧伏规律及验证 7.3因民-稀矿山矿段稀土矿体的发现与找矿潜力 7.4东川群因民组三段铜铁矿体与新找矿层位 7.5小溜口岩组中铜钴多金属矿体与找矿预测 7.6因民火山-岩浆侵入构造与找矿预测 第8章汤丹铜矿床与陆缘裂谷盆地构造变形与构造组合 8.1汤丹铜矿床地质特征 8.2储矿构造特征与矿体富集规律 8.3盆地变形构造样式与控矿规律 8.4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 8.5碱性钛铁质辉绿辉长岩的年代学研究 8.6汤丹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T-P-t研究 8.7碱性钛铁质辉长岩侵入构造与找矿预测 第9章构造岩相学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体系 9.1构造岩相学理论创新与思维方法 9.2构造岩相学理论与示矿技术原理 9.3今后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