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城市社会与流动人口的互动为中心,指出城市人口数量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解析我们熟知的唐代长安流动人口的结构、来源和数量。并选取了举选人群体、大量流入大城市的建筑业和服务业所需的劳动力、由唐入宋越来越活跃的妓女群体、禁军群体四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群体,展开讨论。 目录 引言 一、如何理解城市人口数量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一)导致城市人口变化的基本因素 (二)北方城市人口及其变化 (三)南方城市人口及其变化 (四)海港城市人口及其变化 (五)粮食成为长途贩运的大宗商品 二、流动的都市——唐长安流动人口的构成 (一)对唐长安人口的不同估测 (二)唐长安流动人口的来源及构成 三、举选人——理解都城流动人口的窗口 (一)各类举子及相关人员 (二)举选人与长安 四、“浮寄流寓不可胜计”的京城社会 (一)“变征役为雇召之目”促进劳动力大军向京城的集中 (二)蓬勃发展的京城(皇家、官府)建筑业 (三)建筑业所需劳动力来源 (四)私人建筑业市场的方兴未艾 五、《北里志》与《东京梦华录》的启示 (一)长安城与诸妓 (二)《北里志》中的平康坊 (三)平康坊与崇仁坊 (四)《东京梦华录》与帝京的商业服务业 六、禁军本地化与外来、流动人口 (一)唐后期禁军的主要来源 (二)外来、流动人口本地化与禁军 七、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 (一)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二)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行业 (三)城市户籍管理及税收的相应调整 八、城市与城墙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