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哪里容得下(鲁迅)先生的广博和深邃,它的德行只够承接罅漏里的无法归类的个别。”无论多么跌宕起伏的故事,王安忆习惯了掰开揉碎,在史诗的罅漏里,还原成日常面目。这部被王安忆称作正文的“罅漏”的文学述评集,收入三十篇写给文友们的书评和个人创作自述,透过小说家视角的“我看、我思、我写”,呈现独特的王安忆文学读写心史,也备注了跨度三十余年的史诗般大时代罅漏里文学前行的方向,由此构成一段文学史。
★“我大约是给予小说太重的任务了,那是因为我分明看见有这样的好的小说存在着,它们的存在,吸引着人的进取心,并且标出了进取的高度。”王安忆在书中说。这位专注于讲述“大故事”的小说大师,以充满叙事性和文学哲思的笔触,描绘了她的小说理想和审美精神,完整呈现她关于文学、关于文学阅读和小说创作的思想与方法论。
★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如何理解小说,王安忆心目中好的短篇小说,小说的难和易,虚构与真实生活转换的密码,如何将司空见惯的一切变成新鲜、平淡中提炼出绵长滋味,以及她对生活的认知……王安忆的文学读写心法、小说家的创造之道,在贯穿全书的思考和洞见中多向度展开,堪称大师级的文学课。
★以至诚精深的作品解读探问生活的密码,用自省而富洞见的表达呈现文学创作的多面。由“虚构中的历史”到“写作者的历史”,细解文本,综论点评数十部当代重要的作家作品;由刘庆邦、史铁生到“我的阿姨们”、一介书屋,讲述写作人之间的交集共振和温煦情感,循迹虚构与真实生活转场的玄机;由《遍地枭雄》《长恨歌》、“三恋”到《一把刀,千个字》,王安忆回望自己重要作品创作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个人经验和写作睿智,照见了小说、时代与生活的隐秘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