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如今我独行在这张大口之外,赶在未来之前,想要把这些还存留在我记忆中的往事,奋力摹写下来,以作为对他们所有人的纪念。——饶平如
———— 1946 年抗战胜利,军官饶平如跟随父亲去临川,向美棠家提亲。平如一眼望见一位面容姣好、年约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天光揽镜自照,左手拿了支口红在专心涂抹——她没看到他,他心知就是她。 ———— 1950 年至1956 年, 这对恩爱夫妻生下五个子女:希曾、申曾、乐曾、顺曾、韵鸿。平如给孩子们做了一本大画册,封面题“大家画”,孩子们在画册上画下自己的理想。 ———— 1958 年至1979 年,这个家庭经历了20 多年的分离。 在这分离的20 多年,饶平如每年春节回家探亲一次。其余时间,只能靠书信来往互通消息。如今,这些书信大多已经散失,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1973 年至1979 年间美棠和孩子们写给平如的家书。
饶家在1973年至1979 年间的家庭大事,悉在信中。希曾相亲,国宾和乐乐返城,毛头和小红分配,平如平反。1970 年代与无数个城市家庭息息相关的大事,都可在这家人的通信中找到线索。 ————
多亏饶先生这些细腻、生动的记忆,那逝去的年代才重新回到我们身边。你也可以感到,个人纤细又充满韧性,不论时代之重压如何之巨,你仍可保有某种内在的轻快。 ——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生活在中国发生巨变的年代,平如先生用细腻的文笔、令人惊艳的彩绘,记录了自己的挣扎、喜悦以及对妻子持久的爱……他精美而充满视觉吸引力的回忆录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特殊年代的普通人生。 —— 美国《出版人周刊》评饶平如 内容推荐 这是饶平如一生的故事。他不是一个想打仗的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打仗了。又因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终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家。六十年的相守历尽坎坷,命运让他们长久分离。好容易最后又在一起了,美棠却身患重病且渐渐失去记忆。平如推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顾妻子。每天5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烧饭、做腹部透析,每天4次,消毒、口罩、接管、接倒腹水、还要打胰岛素、做纪录,他不放心别人帮。美棠在病痛中渐渐不再配合,不时动手拔身上的管子。耳朵不好,看字也不清楚了,平如就画这画劝她不要拉管子,但画也不管用,只能晚上不睡一整夜看着她,毕竟岁数大了,不能每天如此,还是只能绑住她的手。“她叫‘别绑我’,我听到很难过,怎么办……很痛苦。”美棠犯糊涂越来越严重,有一天称丈夫将自己的孙女藏了起来,不让她见,平如怎么说她都不信。他已经八十多岁,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看着他哭,像看不见一样。他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她却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当美棠最终离开后,平如画下了他和美棠的故事,留下了关于她和他们的好看好的回忆。 《平生记》是饶平如的遗稿,可以说是他的自传,记录了他的一生。 童年时代、戎马生涯、公私合营、下乡见闻、在土方队制造木牛流马、晚年奇遇……作者以平和细致的笔调,铺展出一部从出生到死亡的个人史,时间跨越一个世纪。历史的风雨飘落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其间种种,构成了一代人不平凡的记忆。最终这一滴水又重新汇入时代的洪流之中…… 1973年至1979年,饶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顾家庭。不久,家中年长的孩子们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江西下乡。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连接他们 目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