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通过对中国六大考古文化区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文明演进的论述,提出了神邦、城邦、霸国、王国、帝国等几个演进阶段的理论;首次摈弃酋邦而使用神邦概念,在早期文明演进三大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应加上长达千年的霸国过渡阶段;认为中国南北早期文明各有特色及成就,而南方在早期文明中扮演的角色更早、更重要,约4000年前才形成多元一体中原民族文化中心;认为石器加稻作先敲开了中国文明的大门,中国的世俗国家,即文明,比西亚等地更早。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缘由及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 研究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述评 四 研究的思路 五 几个概念的说明 六 摩尔根、恩格斯婚姻家庭演进理论及概念参照体系
第一章 江汉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18000-6300年的农业萌芽与神邦出现 第三节 距今约6300-53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城邦的产生 第四节 距今5300-4300年的城邦群及霸国的产生 第五节 距今4300-4000年“王国”的出现 小结
第二章 江淮下游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10000-5800年从平等社会到神邦的萌生 第三节 距今约5800-5300年的贫富分化与高级神邦出现 第四节 距今约5300-4000年从专偶制家庭出现至城邦、霸国产生 小结
第三章 河套及周边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8000-6700年的平等社会 第三节 距今约6700-6200年的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6200-5200年的高级神邦 第五节 距今约5200-3900年从专偶制家庭出现至城邦、王国的产生 小结
第四章 中原中心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800年的社会状况 第三节 距今约7800-6300年前的偶婚制家庭与神邦的产生 第四节 距今约6300-53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 第五节 距今约5300-3000年从城邦产生至王国形成 小结
第五章 海岱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300年的平等社会 第三节 距今约7300-6500年的文明要素的萌芽与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5500-60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城邦的萌生 第五节 距今约5000-4000年的城邦 小结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早期文明进程 第一节 考古文化简况 第二节 距今约9000-7200年的社会状况 第三节 距今约7200-53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初级神邦 第四节 距今约5300-5000年典型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高级神邦 第五节 距今约5000-3600年的专偶制家庭与方国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南北早期文明进程的对比 第一节 中国南北早期社会生产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南北早期社会演进的差异性 第三节 中国南北上古社会及早期文明演进的共性及相关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南北文化互动及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出现
第八章 中国上古与西亚等地同时期文明演进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上古农业、手工业与西亚的对比 第二节 西亚新石器时代早期社会:核心家庭还是母系氏族 第三节 西亚、中国早期社会组织演进对比
结语 一 南北生业异同 二 家庭形态演进规律与南北异同 三 南北神邦异同 四 南北城邦异同 五 南北霸国异同 六 江汉王国早于夏商周王国出现 七 南北文明演进共性、差异及原因分析 八 文明演进阶段异同 九 从中国地下遗存实际看摩尔根、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十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