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嘎斯本人在词典前言中说,他起初的目的在于“减弱阿拉伯语要素,增加波斯语要素,从而编纂一部在规模和价格上均较适中,特别符合英语学生之所需的词典”。波斯语,特别是波斯语文学,全面大量地吸收了阿拉伯语词汇,但斯坦因嘎斯的词典,则接近没有收录那些受过一般波斯语教育的人都能明白的常用阿拉伯语借词,仅限于“那些既合理的被认为见于波斯语作家们笔下的词,同时也见于规范的教科书中,而且还要是波斯语文学中的产物”,他认为阅读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非常有教益。
斯坦因嘎斯的《词典》,在20世纪的国际东方学界广受推重,这股风气自然也影响了从欧美东方学家那里获益良多的中国学者。在国内设有与边疆、中亚、蒙元历史语言研究相关的机构当中,《波斯语英语大词典》常常与孟尼尔·威廉斯爵士(1819-1899)的《梵英大词典》相并列。这部词典使用较广的原因,还在于它具有体例上的一种便利,也就是编纂者在每个并非源自于波斯语本身的单词前面,分别用缩写字母标注出词汇的来源,如A表示来自阿拉伯语、G表示来自于希腊语、H表示来自于印地语、M表示来自于蒙古语、T则表示来自于突厥语等。这当然极大地便利了治历史语言者,特别是对通过追溯词源进行中外交流史研究颇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