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华字文化大系》中的一本,探讨“神”这一关键词的研究,从其概念形态出发,回到批评原点,探源衍变谱系,彰显思想资源,既是欣赏、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也是抽象、归纳和演绎的过程。本书探源“神”的本根渊源和概念基础,考察其话语资源和价值范式。在研究视域上,把“神”所属话语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材料的罗列整理走向观念的创新阐释,注重“神”的阐释生衍;从横向的断面研究走向纵向的系统研究,注重“神”的理论体系;从传统的理论原型走向现代的话语范式,注重“神”的跨学科观念。在研究方法上,既继承了古典观念史和思想史的路径,考察“神”的阶段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也借鉴了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对“神”之概念、主题、内容及原则进行梳理,凸显其语义特征和思想资源,揭示“神”的文化精神与美学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追根:“神”的原生语境 第一节 阴阳之交的自然元气 第二节 瞻外察内的人物品鉴 第三节 情深文明的音乐美学 第二章 问境:“神”的沿生契机 第一节 “有无之辨”与“神”的义理 第二节 “形神之辨”与“神”的义理 第三节 “言意之辨”与“神”的义理 第三章 致用:“神”的再生机制 第一节 从“养气”到“得神” 第二节 从“气静”到“神远” 第三节 从“气始”到“神结” 第四章 化艺:“神”的知识脉络 第一节 开创与奠基阶段 第二节 改造与规范阶段 第三节 容纳与革新阶段 第五章 体常:“神”的概念谱系 第一节 从“精义入神”到“穷神知化” 第二节 从“情深文明”到“气盛化神” 第三节 从“神通气行”到“神与物游” 第六章 尽变:“神”的理论构型 第一节 文机涵育与文机化感 第二节 审美蕴藉与审美效应 第三节 生命活力与生命情致 第七章 认知:“神”的思维取向 第一节 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二节 妙万物而为言者 第三节 人心之感于物也 第八章 感知:“神”的审美取向 第一节 初级体验:悦耳悦目 第二节 中级体验:悦心悦意 第三节 不错体验:悦志悦神 第九章 致知:“神”的阐释取向 第一节 自由的把握方式 第二节 本真的生存方式 第三节 诗意的栖息方式 第十章 降格:“神”的语言困境 第一节 语力弱化:名实不副 第二节 语义曲解:概念空转 第三节 语用背离:观念移位 第十一章 错位:“神”的结构难题 第一节 “内外有别”的转向 第二节 “主辅之争”的牵引 第三节 “话语和谐”的搁置 第十二章 要义:“神”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道法自然的艺境追求 第二节 守中致和的价值秩序 第三节 内外兼修的知识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