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由于本书观点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海内外学术界也普遍受到关注,一般认为是中国十年改革时期重新诠释中国历史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 目录 书与人生——写在《兴盛与危机》(增订本)、《开放中的变迁》再版之际 1992年增订本序言 第一章一个古老的难题 1.1对思考的再思考 1.2以往学说的疑难 1.3问题的正确提法 1.4社会结构及周期性、停滞性 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 2.1“大一统”之谜 2.2两个生动的比喻:“马铃薯”与“混凝土” 2.3儒生、官僚及语言、通讯工具 2.4郡县制、儒家国家学说及一体化结构 2.5封建大国的自发分裂倾向 2.6一体化功能之一:对分封制的调节 2.7一体化功能之二:人身依附关系 2.8一体化功能之三:抑制军事割据 2.9两种不同结构的封建社会 2.10一对同构体:家庭与国家组织 2.11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脆性 2.12维持脆性的平衡——-强控制 2.13繁荣与阴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