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结合科学传播工作实际开展研究的成果总结,也是作者对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开展“三农”领域工作者素质提升工作探索的阶段总结。为了进一步理解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工作,为公务员、理论研究工作者等提供开展工作的借鉴,笔者将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结合人文和科学技术领域科学传播工作的探索,进行总结,完成本书。本书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扶贫思想回顾与乡村振兴战略概述。首先,回顾乡村振兴战略前以往农村发展政策尤其是脱贫攻坚政策。并分析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联系与不同;其次,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作用与时代特征。重点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经济、国家政策、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而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和生态建设两个领域理论创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第三部分,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及其思想渊源。在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揭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而后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等几个视角出发理解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提出的意义。第四部分,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主客体关系。从哲学角度去阐释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主客体及其矛盾关系。第五部分是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体系建设。在介绍可以在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使用的历史上的一些有效工作模式基础上,提出基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讲座培训模式。第六部分是乡村振兴人才非技术能力开发对策。以往的研究和工作中,乡村振兴人才能力提升更多 目录 1扶贫思想回顾与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1.1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思想回顾 1.2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的关系 2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作用与时代特征 2.1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作用 2.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创新与典型案例 3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及其思想渊源 3.1乡村人才振兴基本问题概述 3.2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人才振兴的思想源泉 4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主客体关系 4.1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主体 4.2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客体 4.3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主客体的辩证关系 5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体系建设 5.1可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借鉴的历史经验 5.2基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讲座培训模式构建 6乡村振兴人才非技术能力开发对策 6.1乡村振兴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6.2乡村振兴人才综合表达能力提升对策 6.3乡村振兴人才创业能力提升对策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