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关照现实问题,精选了陆佳怡教授近十年来在公共外交、国际传播和数字新闻学领域的19篇中文论文。在公共外交研究方面,厘清公共外交研究脉络,溯源媒体外交概念、建立媒体外交研究框架,论证了媒介化协商是媒体外交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具体应用。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剖析中国国际传播实践的话语策略与路径,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引入传播的对话研究中,设计了官方媒体、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构成的多维话语主体矩阵分析框架,以及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和日常话语三维分析框架,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体系构建提供新路径。在数字新闻学研究方面,本书关注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新闻叙事之变,分析《人民日报》不同媒介维度的话语叙事策略,论证公民新闻中的透明性叙事。 目录 目录
一、媒体、外交与公共外交 媒体外交:概念、历史与研究路径 媒体外交:一种传播学视角的解读 媒体外交视野下的国际争端 ——以美俄媒体对叙利亚“化武”事件的媒介化协商为例 对话与对抗 ——媒体外交视野下的“南海仲裁案” 媒体外交视野下的“南海仲裁案” ——以中菲美日媒体的报道为例 个体叙事与情感连接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的李子柒个案分析 二、主体、路径与国际传播 哀思与力量 ——作为媒介化仪式的“全国哀悼日”之国际传播 主体与策略 ——国际社交媒体空间的脱贫攻坚媒介话语 金砖国家峰会的国际传播 ——基于中国和南非媒体视角的考察(2009—2021) 全球治理视域下的脱贫攻坚 ——世界银行媒介文本的隐喻分析 呈现与影响 ——中国驻欧盟使团的社交媒体公共外交效果初析 答案还是路径 ——“中国方案”的国际新闻图景 对话与独白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美欧中公开发言的隐喻互动 如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中国方案的国际传播 关于“中国方案”话语国际传播策略的思考 三、文本、话语与数字叙事 “消除贫困”典型报道中的社会变迁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1978—2017)为例 共现、凸显与遮蔽 ——基于对《人民日报》1978 年和 2018 年读者来信的考察 零度控制与镜像场景 ——公民新闻的透明性叙事 主流媒体的数字叙事创新 ——以《人民日报》微博“烈士回家”报道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