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本书在排列南北朝日渐丰富的出土书法材料之外,致力于寻绎二王书法在南朝和北朝传播的政治、地理情况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2.作者对南北朝字体、书风的演进做了系统的整理,使书法史与政治、地理、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对比成为可能,从而勾画出南北朝书法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架构及其相对应的历史因果。 3.本书的学术贡献,在于依据简单的原则和有限的量化数据,将南北朝丰富的碑刻书迹,按地域、时间和文化的传承,一一归位,最可能接近真实地恢复了南北朝书法的发展面貌。 内容推荐 南北朝是书法目前二王传统形成的时期。但在古代书法文献记载中,北朝以至于隋的书法几为空白。清朝碑学兴起,使得北朝碑刻书法进入了书法史,而碑学学者往往受限于时代或个体的理念,每每郢书燕说,所建立的书法系统难以自圆。 本书在整理南北朝日渐丰富的出土书法材料之外,还对南北朝书法理念的建立和传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依据视觉原则和量化数据,将南北朝丰富的碑刻书迹一一归位,最可能接近真实地恢复了南北朝和隋代的书法体系,可谓南北朝书风、文献与书迹的合璧。 目录 第一章 半遮其面的南北朝书法史 009 失衡的原始叙述 012 唐宋对南北朝书法史的重构 015 晚清对南北朝书法史的重构模式 018 重构南北朝书法史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王羲之书法标尺的建立 029 魏晋实用书写和楷化 042 隶书到楷书的踪迹 046 王羲之:人本书写美的实践和楷化的完成 063 余论 第三章 南朝王氏书风的流传 073 简札与实用的隔绝:东晋—刘宋 085 王氏书风的普及 094 齐、梁期间外姓书法世家的崛起 100 余论 104 小结 第四章 北魏洛阳体的形成 110 斜划紧结:洛阳体的出现 126 洛阳体溯源:南北之别和南书北传的社会环境 132 南书北传第一波 143 小结 第五章 关东地区:魏、齐书风流变 157 斜紧的洛阳体(洛阳一期) 165 洛阳一期书体的衰落和二、三期的兴起 169 洛阳二期、三期书体及其流变 186 北朝关中的其他碑刻名迹 190 北朝皇家收藏的缺失和北帖的流失 193 小结 第六章 关中地区:西魏、北周书风 203 关中北朝早期书法 214 王褒入关:南书北传第二波 229 南方士人对关中墓志文化的参与 232 关中书迹之《石门铭》 234 小结 第七章 隋代书法:南北合璧 242 隋代早期墓志书法 249 隋代中晚期关中墓志书法 260 隋代的欧阳询和虞世南 273 隋晚期关东楷书墓志:西书东传 278 隋代其他书法遗迹 287 结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