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名门家风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近现代,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家大师闪耀中国人文社科乃至自然科学界。他们对脚下这块土地的热爱,那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无不以其格局之大、气节之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名门家风,有言传,更多的是身教。本书创作团队历时八年,追踪并对话33位文化名人子嗣,透过他们的目光,探寻书香之家的家风传承、文脉流传。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个人和家族变迁的背后,是什么?33篇深度访谈,还原一段段名门历史;130余幅珍贵照片,以飨读者。
目录
沈曾植后人:历史地看,沈曾植是一个爱国学者
张元济后人: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褚辅成后人:老老实实凭本事吃饭
沈钧儒后人:沈家的后代,最看重学问和气节
王国维后人:我们的家风是讲勤奋、讲奉献、淡名利
朱希祖后人:我的精神家园是整理他们的手稿
李叔同后人:弘祖的嘉言懿行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张宗祥后人:他希望我们内外兼修,做有用的人
蒋百里后人: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
陆费逵后人:父亲要求我们必须学好汉语
张天方后人:父亲留下的最宝贵财富是家国情怀
严独鹤后人:他是一个正直的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
葛昌楹后人:把家族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茅盾后人:父亲心中有一只迎风而立的雄鹰
徐志摩后人:祖父的人生旅程,是对人性的探寻
丰子恺后人:爸爸教导我们牢记“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陆维钊后人:父亲教我们做正直的人
唐兰后人:最可贵的是,在学术上父亲骨头很硬
史东山后人:我把爸爸的学习奋斗精神传给了儿子
孔另境后人:父亲一生影响我们“做一个大写的人”
陈学昭后人:母亲特别看重人格的塑造
钱君匋后人:“能婴儿”和“豫则立”,影响祖父一生
吴世昌后人:影响我一辈子的,是爱国主义
沈祖棻后人:她留下的最大财富是精神财富
张乐平后人:父亲希望我们做事不要太张扬
谭其骧后人:在我心中,有八个词可以形容父亲
陈省身后人:父亲留给我们的一大财富是做人的方式
朱生豪后人:父亲的殉道者精神让后人铭记
蒋礼鸿后人:父亲一生为人为文都贯穿一个“朴”字
徐肖冰后人:父亲是个不拿枪的勇敢战士
穆旦后人:父亲为理想活着而津津有味
米谷后人:他用一生的行动,给我们做了典范
孙道临后人:父亲对自己的信仰从未改变
致谢
导语
做一个大写的人!
国学大师王国维、艺术奇才李叔同、翻译巨子朱生豪、出版巨擘陆费逵、兵学泰斗蒋百里……
33个名门世家,33篇深度访谈。
追踪文化名人子嗣,探寻书香先贤家风。
书中配有130幅珍贵老照片,感受亲情温暖,再现名人绝代风华。
精彩页
到过嘉兴的人都惊奇于嘉禾一邑的人文渊薮。我做名家后人访谈这个系列时,不时会感慨,近现代之人文嘉兴,真是一个取之不竭、令人沉迷的宝藏。
你看那一个个名头响亮的人物:硕学通儒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艺术奇才李叔同,学者、书法家张宗祥,兵学泰斗蒋百里,史学大家朱希祖,新闻泰斗严独鹤,文学巨匠茅盾,诗人徐志摩和穆旦,漫画家丰子恺、张乐平、米谷,诗人、书画家陆维钊,古文字学家唐兰,书画艺术家、收藏家钱君匋,词学家吴世昌,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沈祖棻,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数学家陈省身,翻译家朱生豪,摄影家徐肖冰,电影艺术家史东山、孙道临,武侠小说家金庸……
文坛尤盛。早有人考证,浙江文人占据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而嘉兴文人又占了浙江的近三分之一。
这样的一个现象级宝藏,作为媒体人又岂能放过。
《名门家风》来源于我在主持《嘉兴日报》副刊期间策划的一个栏目“名人之后”,从 2012 年开始,做了多年。只是,我们切入的视角与以往有所不同:追踪文化名人子嗣,透过他们的目光来看先贤、探家风,同时关注出身书香门第的“名人之后”这个群体的成长和生活状态,关注这一个个家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的变迁。个人和家族变迁的背后,是什么?文化大家的家风又是如何传承的?
我们先后进行了两轮、跨度长达八年的寻访,采访团队的足迹到过京、津、沪、杭、穗等城市,采访邮件直抵海外,一共采访到 33 位近现代嘉兴籍文化名家的后代,还原了一段段或被湮没或被扭曲的历史,收集了不少珍贵的图片和音频音像资料。
进入我们视野的文化名家,最长者为出生于 1850 年的清末“硕学通儒”沈曾植,最小的是出生于 1921 年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
如今得以以完全版的全新面貌出版,过程稍显曲折。
文化名家,之所以能成大家乃至大师,个中原因很多,有一点令我们在采访中感受尤深,那就是李叔同对弟子丰子恺说过的那句话——“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通俗地讲,就是“先做人,再做事”。
这几乎成为我们这个系列大师们的共识。
名门家风,有言传,更多的是身教。
他们对脚下这块土地的热爱,那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无不以其格局之大、气节之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这些文化大家都曾遭遇劫难,但无一不对国家心怀无限包容。
抗战时期,沈钧儒同邹韬奋、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章乃器、王造时,为了促进全民族统一抗战而奋战,却不幸被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研究者称沈钧儒身上既有吴文化的亲厚、友善、忠义、爱家等风范,又流淌着刚毅、坚贞、顽强的越文化血液。 蒋百里挥笔写就《国防论》,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他断言,中国对日本,打不了,亦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五年、八年、十年总坚持打下去,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日寇妥协,最后胜利定是我们的。
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平时不怎么管孩子们的学习,但要求他们“必须学好汉语,一定不能做亡国奴”。他提倡书业“华商自办”。当时,上海有上百家印刷厂,很多都是日本人开的,所以他在上海(静安寺、澳门路)和香港等很多地方办印刷厂,就是为了分散风险。陆费逵办过的杂志中,有一本叫《新中华》,就是提醒人们“人人有国家观念,人人明白自己是中国人”。
被著名报人范敬宜誉为“新闻界闻一多、朱自清式的人物”的严独鹤,1932 年“一?二八”事变后,将他主编的《新闻报》副刊《快活林》改名为《新园林》,把这份副刊办成了宣传抗日的阵地。为此,严独鹤多次收到装有子弹的恐吓信,并被日本宪兵司令部传讯,但他毫不退缩。1941年 12月 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伪接管《新闻报》,严独鹤愤然离去。他创办的大经中学后来受到胁迫,他与合作伙伴毅然解散学校,回家过清贫日子。
几乎同时,书画家、诗人陆维钊面临的是,日军占领租界,松江女中被迫第二次停办,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一度依靠朋友接济和鬻字卖画勉强维持一家生计,但毫不犹豫拒绝了汪伪政府的邀约。
“抗战那段经历,以前他不愿意多讲。实际上,这段经历非常了不起。”张乐平的子女在父亲身后才知道,抗战时,父亲一直在抗日第一线。“当时上海漫画家组成抗战漫画宣传队,父亲是副领队。他为画抗日宣传画出生入死。他深入基层,辗转各地,坚持到抗战胜利,这从我们兄弟姐妹的出生地就能看出来。”张乐平大女儿张娓娓 1941 年出生于江西上饶,二女儿张晓晓 1943 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大儿子张融融 1945 年 12 月出生于广东梅县。这就是张乐平在抗战中的足迹。
莎剧翻译家朱生豪,“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虽然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出现在侵略者面前的,却是一个‘金刚怒目’的文化战士。他以‘屈原是,陶潜否’的鲜明态度投身抗日事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