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系统反映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近年来所取得的泰山沂蒙山区(泰沂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成果的科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4章,上篇为1~6章,主要展示泰沂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定量评价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定量评估、典型生态造林模式水土保持功能评估、典型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价、泰山麻栎和赤松等典型植被土壤水文生态效益、黄前水库集水区森林植被水源涵养效益评价、泰山人工林林分结构对固碳功能影响评价等方面研究;下篇7~14章,主要是从水、土、气、生四大生态要素方面阐述泰沂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机制,内容包括泰沂山区小流域降雨产流特征与水土资源潜力、泰山小流域降雨径流与SCS-CN产流模型拟合分析、基于DEM泰山药乡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验证、泰山典型森林土壤径流和氮磷流失与迁移机制、小流域植被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影响机制、麻栎和赤松凋落物-叶片-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麻栎林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对林木生长影响和泰山结缕草暖性草丛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及影响机制等。其中既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修复效益定量评价的详细阐述,又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变化的驱动机制的系统研究。 本书可供从事水土保持、林业、水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者及高校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上篇 泰沂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定量评价研究 第一章 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定量评估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第二节 泰山自然资源基本现状分析 第三节 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式测算的方法 第四节 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泰沂山区典型生态造林模式水土保持功能评估 第一节 生态林水土保持功能评估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样地选择 第四节 典型生态造林模式土壤改良效益 第五节 典型生态造林模式土壤水文效益 第六节 典型生态造林模式土壤颗粒和水分特征曲线分形学特征 第七节 典型生态造林模式土壤侵蚀与地表径流量对比分析 第八节 典型生态造林模式水土保持效益定量评价 第九节 典型生态造林模式土壤有机碳库特征与碳储量估算 第十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泰沂山区典型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价 第一节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与效益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区小流域基本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标准地布设 第四节 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 第五节 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土壤物理性状特征 第六节 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植被土壤蓄水保水效益 第七节 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 第八节 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生态修复效益综合评价 第九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泰山麻栎和赤松等典型植被土壤水文生态效益研究 第一节 森林植被与土壤水文生态效益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典型植被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特征 第四节 典型植被土壤理化特性及其与土壤分形维数的关联性 第五节 典型植被土壤水文生态特性 第六节 典型植被土壤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第七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泰安黄前水库集水区森林植被水源涵养效益评价 第一节 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效益研究进展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典型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森林植被改良土壤功能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泰山人工林林分结构对固碳功能影响评价 第一节 森林植被结构与固碳功能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黄前流域4种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 第四节 黄前流域4种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特征 第五节 黄前流域4种人工林林分含碳率特征 第六节 黄前流域4种人工林林分碳密度特征 第七节 黄前流域4种人工林的林分碳储量特征 第八节 黄前流域林分结构与乔木层固碳功能(碳密度)的耦合关系 第九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下篇 泰沂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驱动机制研究 第七章 泰沂山区小流域降雨产流特征与水土资源潜力 第一节 典型小流域人渗产流产沙特征 第二节 典型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小流域土地资源潜力定量化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泰山药乡小流域降雨径流与SCS-CN产流模型拟合分析 第一节 泰山药乡小流域自然降雨与产流过程特征 第二节 泰山药乡小流域SCS-CN产流模型拟合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基于DEM泰山药乡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验证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研究进展 第二节 研究总体思路和内容 第三节 模型构建原理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第五节 模型的构建与组成 第六节 模型的参数率定与分析评价 第七节 模型的模拟验证与分析评价 第八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泰山典型森林土壤径流和氮磷流失与迁移机制 第一节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林地土壤产流特征与氮磷流失规律 第二节 次降雨条件下赤松林地土壤产流与氮磷流失规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小流域植被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影响机制 第一节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第二节 研究区小流域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小流域土壤养分含量常规统计 第五节 小流域土壤养分回归克里格模型预测分析 第六节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节 小流域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节 小流域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九节 不同因素对小流域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 第十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麻栎和赤松凋落物-叶片-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第一节 森林植被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北京与现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