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生产率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评判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基础条件差别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为此多次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提高地区生产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地区生产率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地区生产率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进一步促进效率变革提供支撑,满足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依据。根据研究需要,本书立足中观层面,在介绍科技创新的要素分类和生产率概念内涵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各个地区的资本产出效率、劳动生产率、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纯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目录 一科技创新与生产率(1) (一)科技创新的要素分类(1) (二)生产率的内涵与测算(5) (三)科技创新与生产率: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15) 二中国地区创新效率分析(18) (一)问题的提出(18) (二)相关文献综述(19) (三)中国地区科技创新现状分析(23) (四)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33) (五)实证结果分析(37) (六)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46) 三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分析(49) (一)各省份的劳动生产率(49) (二)各省份劳动生产率的分解(58)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困境和政策建议(81) 四中国地区资本生产率分析(85) (一)地区产出与投资发展概述(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