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的是作者近几年在经济研究工作中撰写的一些文章和研究报告,主要目的是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方法问题和热点进行梳理思考,以推动中国经济研究走向科学化和学术规范化。全书共分两篇二十章。其中上篇主要集中于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内容,其中 在上篇的前四章,分别从概念、数据、逻辑、历史这四个方面,阐释经济研究只有立足于严格的学术规范,才能发现经济运行的真实状态和内在规律,不能滥用概念,凭想象、凭直觉。上篇还研究了宏观经济运行结构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通货膨胀的本质、政府债务率上限、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及其后续效果、各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内在规律等。下篇则聚焦于对中国近年来主要热点问题的思考,涉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分析、小微企业的升级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储蓄率、本币国家化、“碳排放”问题等。 目录 目录第一篇经济学研究方法论1一、经济的研究方法(一):概念3二、经济的研究方法(二):数据7三、经济的研究方法(三):逻辑12四、经济的研究方法(四):历史15五、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结构分析21六、经济学研究中的计量方法30七、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个货币现象38八、政府债务率与政府信用危机41九、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设计46十、潜在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性变化52第二篇关于中国经济的十个思考59十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61十二、解开财政政策的束缚—预算平衡67十三、住房公积金制度必须改革73十四、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89十五、房地产市场与货币超发93十六、科学地看待小微企业99十七、物理空间与经济空间——兼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104十八、经济增长的“伪储蓄率”命题107十九、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纲要117二十、对于“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125后记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