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是1999年12月首批入选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书稿是该研究中心刘俊教授的个人学术论文自选集,通过梳理世界华文文学与百年中国文学的关系,来探讨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在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文学共同体中,按照目前文学生态的实际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祖国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澳门)文学、东南亚华文文学、北美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大洋洲华文文学等几大文学区域,这些不同的文学区域,既各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独特风貌,同时彼此之间也双边或多边地互有交集、重叠、渗透和影响。 目录 第一辑 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复合互渗的文学共同体 “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视野下的“新华文学” ——以《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为中心 “南洋”郁达夫:中国属性·海外形塑·他者观照 ——兼及中国作家的海外影响与华文文学的复合互渗 华文文学在新马华人“文化同构”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理论)的生成、变异、发展及批判 ——以史书美、王德威为论述中心 第二辑 一脉相承的文学 论“五四”精神/文学与台湾现代主义文学 论中国新文学中讽刺小说的三种类型 ——以鲁迅、张天翼和黄春明为例 从“日语”到“中文” ——论吕赫若小说中的认同与背离及语言转变的意义 论香港文学(生产)的“马赛克”形态 ——以文学制度/机制为视角 传统与现代并存历史与现实共生 ——论《情纵红尘——秦岭雪诗集》兼及香港文学特质 从“单纯的怀旧”到“动能的怀旧” ——论《台北人》和《纽约客》中的怀旧、都市与身份建构 文本细读整体观照 ——论白先勇的《红楼梦》解读式 白先勇: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第三辑 华文文学共同体 论杨绛的《洗澡》 从上海到美国 ——论叶周小说的时空印记和文化心理 从“想象”到“现实”:美国梦中的教育梦 ——论黄宗之、朱雪梅的“教育小说” 从心理探索到心灵观照 ——论施叔青的《度越》 论章平的“雪”世界/诗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