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深刻反思“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问题情境,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核心内容,始终贯穿“问题意识”的思维主线,严格遵循“元理论研究”的逻辑形式,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反思性、整体性、超越性研究归结为几个基本问题的论证研究,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时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两个视角,系统研究和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而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合理性、正当性和有效性,并尝试构筑新的学术框架和表达方式。 作者简介 尹占文,男,山西省神池县人,法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在《社会科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毛泽东思想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思维方式》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中国人为什么接受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再思考》荣获2014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奖。曾参与教育部社科中心委托的重大课题“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等。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理论必然性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在为谁代言:一个学术性的反思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逻辑与限度:发生学的视角 第三节 为被剥削的劳动者阶级代言:基于整体性的学术考量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实践必然性 第一节 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品格 第二节 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践根源:发生学的再思考 第三节 直面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根据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以李大钊为例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运动思想的唯物史观分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推动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国化的话语建构:以阶级叙事为例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的话语建设: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为例 第三节 中国话语表达视域下的“中国道路”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析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的逻辑方法析论 第二节 方法·理论·政治·大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命题 第三节 现代化:人类文明视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方式 余论 挖掘元典文化精神 深入推进“两个结合”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