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转录组学方法,书中分析了AcMNPV-BmK IT对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复杂关系。 ☆书中详细介绍了实验设计与实施步骤,包括病毒构建、细胞培养及检测方法,便于读者进行相关实验。 ☆本书讨论了杆状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潜力,强调其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重要性,适合农业科学研究者阅读。 ☆本书深入探讨了Ac-PK2蛋白如何通过影响线粒体途径加速宿主细胞凋亡,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书中通过虫体实验验证了重组病毒的抗虫活性,提供了实证数据,增强了研究的可信度。 ☆本书附有大量参考文献,便于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 ☆本书配有丰富的图表和实验结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生物学机制。 ☆本书适合生物学、农业科学、病毒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学生及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本书为未来的生物农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内容推荐 本书对绿色微生物杀虫剂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Ac-PK2蛋白和东亚钳蝎的昆虫特异性毒素蛋白BmK IT进行了深入研究,介绍了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 IT侵染对Sf9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影响,重组杆状病毒AcMNPV-PK2-EGFP对宿主细胞能量代谢和子代病毒产量的影响,AcMNPV-PK2-RFP加速宿主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及AcMNPV-PK2-EGFP的抗虫活性及侵染甜菜夜蛾幼虫的机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杆状病毒 1.1.1 杆状病毒概述 1.1.2 杆状病毒的生活史 1.1.3 杆状病毒的分类 1.1.4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1.1.5 昆虫杆状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应用 1.2 重组杆状病毒研究进展 1.2.1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策略 1.2.2 重组蝎昆虫毒素杆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1.2.3 重组杆状病毒的安全性 1.3 杆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互作分析 1.3.1 杆状病毒的siRNA抑制因子 1.3.2 宿主细胞的凋亡和杆状病毒的凋亡抑制因子 1.3.3 宿主细胞降低蛋白质合成和杆状病毒营救蛋白质翻译 1.3.4 宿主细胞中抗病毒相关信号通路 1.4 昆虫免疫的研究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