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治理黄河、疏通运河乃有清一代之要政。本书立足于历史学、文献学方法,充分借鉴水利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以生态环境史的视角重新审视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前清廷河患治理策略,着重分析清廷治黄政治导向、水利技术进步与治黄环境后果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清代黄河治理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纠葛,可为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先秦至元明黄河水患治理思想 第一节 宋以前治黄思想、元修运河与黄河治理 一、宋代以前黄河水患治理思想 二、元朝修建京杭大运河与陆海联运 三、元代黄河水患与贾鲁治河 第二节 明朝黄河治理与通运转漕 一、明前期完善运河体系与黄河治理 二、治黄策略演变:从分水杀势到束水攻沙 三、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清顺康朝治河活动与河工方略的形成 第一节 顺治朝治河活动与河工制度的初建 一、清代首任总河杨方兴的治河活动 二、朱之锡治河与河工制度的初创 第二节 康熙朝靳辅的治河思想与河工方略 一、反对贾让“不与水争地”与“迁民避水”说 二、坚持“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策略 三、改运口,开挖中运河,黄运体系进一步分离 四、坚持“蓄清敌黄”的治河方略 五、反对以人力开挖海口,主张导河以浚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