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第2版)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作者 | 张自立,彭永康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生命科学代表着自然科学的前沿,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优选、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生物技术产业也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本书根据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特点,重点介绍了现代生命科学中的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以及环境生物学等方面研究的近期新进展,突出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中一些理论、观念、学术思想的更新,帮助读者拓展视野,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及趋势。 本书可供各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其他高等院校的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生命科学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人员学习和参考。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1 1.1中心法则的要点及其面临的挑战1 1.1.1中心法则的提出1 1.1.220世纪70年代后的补充1 1.1.320世纪90年代面临的新挑战2 1.1.4全面认识RNA生物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2 1.1.5表观效应可以遗传3 1.2以蛋白质为模板的肽链合成5 1.2.1合成短杆菌肽S的多酶体系5 1.2.2以多酶体系为模板合成GS的步骤6 1.2.3以非核糖体合成酶为模板合成Smfactin短肽的过程7 1.3朊病毒的繁殖与复制模型9 1.3.1朊病毒的性质9 1.3.2两种不同类型的prp10 1.3.3prpse的繁殖与复制11 1.4蛋白质的自剪接14 1.4.1蛋白质的内含子和外显子14 1.4.2蛋白质自剪接机制15 1.5新生肽的折叠16 1.5.1新生肽折叠研究中的新观点16 1.5.2帮助新生肽折叠的蛋白质——分子伴侣17 1.5.3分子内分子伴侣19 思考题20 主要参考文献21 第2章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工业的崛起22 2.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22 2.1.1基因和基因组22 2.1.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建立22 2.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23 2.2.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目标23 2.2.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技术路线23 2.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作图24 2.3.1遗传作图24 2.3.2物理作图24 2.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25 2.4.1测序策略25 2.4.2测序技术26 2.5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信息处理26 2.5.1建立和发展数据库26 2.5.2建立和发展相应的软件27 2.6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28 2.6.1酿酒酵母基因组的DNA序列28 2.6.2大肠杆菌基因组的DNA序列30 2.6.3秀丽新小杆线虫基因组的DNA序列34 2.6.4果蝇基因组的DNA序列36 2.6.5人类22号染色体的DNA序列39 2.6.6人类21号染色体的DNA序列42 2.6.7人类20号染色体的DNA序列47 2.6.8水稻(籼稻)基因组的DNA序列47 2.6.9拟南芥基因组的DNA序列47 2.7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47 2.8人类基因组计划推动了基因组工业的崛起48 2.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带动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49 思考题49 主要参考文献50 第3章基因组学51 3.1基因组学的提出及其任务51 3.2结构基因组学51 3.2.1基因组作图52 3.2.2序列分析53 3.2.3基因组分析53 3.3功能基因组学55 3.3.1功能基因组学的提出55 3.3.2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方法55 3.4比较基因组学56 3.4.1比较基因组学的任务56 3.4.2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58 3.5药物基因组学59 3.5.1个体对药物不同反应的遗传背景研究60 3.5.2为药物设计和筛选提供依据60 3.6基因组研究推动了现代生物医药业的第三次浪潮61 3.6.1现代生物医药业概况61 3.6.2生物医药的三次浪潮61 思考题62 主要参考文献62 第4章蛋白质组学64 4.1蛋白质组学的产生64 4.2蛋白质组及蛋白质组学的概念64 4.3高通量mRNA表达分析技术65 4.4双向凝胶电泳66 4.4.1双向凝胶电泳(2-DE)原理67 4.4.2图像分析与数据库构建68 4.5生物质谱技术69 4.5.1种类及其原理69 4.5.2肽质量指纹谱鉴定技术(PMF)71 4.5.3肽序列标签串联质谱技术(PST)72 4.5.4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鉴定72 4.6蛋白质组数据库72 4.7蛋白质芯片技术73 4.8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系统73 4.8.1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本原理73 4.8.2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改进74 4.9蛋白质组研究进展75 4.9.1病毒蛋白质组研究75 4.9.2细菌蛋白质组研究76 4.9.3酿酒酵母蛋白质组研究76 4.9.4多细胞生物蛋白质组研究78 思考题80 主要参考文献80 第5章迅速发展中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82 5.1转录组学82 5.1.1转录物的多样性82 5.1.2转录组及转录组学的含义83 5.1.3转录组学研究的方法83 5.2代谢组学85 5.2.1代谢组学的定义和研究任务85 5.2.2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86 5.2.3代谢网络和数据库87 思考题88 主要参考文献88 第6章生物信息学90 6.1生物信息学及其产生的背景90 6.2发现编码蛋白的新基因91 6.3寻找蛋白质家族新成员及预测二级结构93 6.4用EST分析推导全长蛋白质编码序列94 6.5分子系统发育分析95 6.5.1距离法96 6.5.2*大简约法96 6.5.3*大似然法96 6.5.4分子系统树检验97 6.5.5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软件97 6.6生物信息学的公用数据库97 6.6.1序列数据库97 6.6.2数据库的电子邮件检索99 6.6.3怎样向数据库发送核酸序列数据100 6.7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工具102 6.7.1序列相似性查询软件102 6.7.2预测蛋白质结构的软件103 6.8生物信息学的应用105 6.8.1基因组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方面105 6.8.2生物芯片方面105 6.8.3药物开发方面106 6.8.4遗传流行病学方面106 思考题106 主要参考文献107 第7章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108 7.1PCR技术的进展108 7.1.1PCR技术是分子生物方法学上的一次革命108 7.1.2实时定量PCR109 7.1.3快速扩增cDNA末端111 7.1.4芯片PCR技术112 7.1.5固相PCR113 7.1.6电子PCR114 7.1.7快循环PCR114 7.1.8滚环DNA扩增115 7.1.9LAPCR(long and accurate PCR)技术116 7.1.10乳胶PCR117 7.2DNA序列分析技术新进展118 7.2.1Pyrosequencing技术118 7.2.2在微微升反应系统中对Mycoplasma genitalium基因组序列分析119 7.2.3—种快速非电泳DNA序列分析细菌基因组技术121 7.2.4一种检测人类全基因组SNP基因型的序列分析技术122 7.3结合微流(Microfluidics)技术开创分子生物技术新篇章123 7.3.1什么是Microfluidics123 7.3.2微流技术用于分离和培养细胞124 7.3.3微流技术用于PCR126 7.3.4微流技术用于凝胶电泳126 7.3.5微流技术用于DNA合成127 7.3.6微流技术和微阵列128 7.3.7微流技术与药物开发128 7.4DNA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29 7.4.1什么是DNA芯片129 7.4.2DNA芯片的两种形式129 7.4.3制备Format I芯片129 7.4.4制备Format II芯片130 7.4.5靶DNA与探针杂交及荧光标记检测131 7.4.6DNA芯片技术的应用132 7.5蛋白质芯片技术原理及应用133 7.5.1什么是蛋白质芯片133 7.5.2蛋白质芯片的制备134 7.5.3靶蛋白与捕捉分子结合情况的检测134 7.5.4蛋白质芯片的应用135 7.6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技术136 7.7DNA shuffling技术136 7.7.1DNA shuffling技术原理138 7.7.2DNA shuffling操作步骤138 7.7.3DNA shuffling效果138 7.8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139 7.8.1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139 7.8.2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的应用140 7.9遗传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141 7.9.1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141 7.9.2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145 7.9.3AFLP标记146 7.9.4微卫星多态性标记147 7.9.5单链构象多态性标记149 7.9.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151 7.9.7SCAR标记153 7.9.8CAPs标记154 7.9.9STS和EST154 7.10RNA干扰技术的研发155 7.10.1什么是RNA干扰技术155 7.10.2RNA干扰技术的机制155 7.10.3RNA干扰技术的应用157 7.10.4miRNA158 7.11蛋白质转导技术160 7.11.1蛋白质转导160 7.11.2蛋白质转导结构域161 7.11.3蛋白质转导的应用潜力162 7.12纳米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62 7.12.1生物制药中的应用162 7.12.2生物组织工程中的应用163 7.12.3开发新型荧光生物标记163 思考题164 主要参考文献164 第8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167 8.1转基因植物167 8.1.1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168 8.1.2分离、鉴定和修饰目的基因170 8.1.3转化方法172 8.1.4转化细胞的筛选及转基因植物的鉴定174 8.1.5提高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176 8.1.6植物反应器制药178 8.1.7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178 8.2转基因动物179 8.2.1转基因动物的技术原理及发展179 8.2.2转基因动物乳腺反应器制药业的兴起182 8.3克隆动物及其意义184 8.3.1克隆动物研究简史185 8.3.2克隆动物的技术186 8.3.3体细胞核移植进展187 8.4基因治疗188 8.4.1基因转移技术189 8.4.2基因转移的受体细胞191 8.4.3外源基因的靶向表达191 8.4.4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192 8.4.5基因治疗研究进展193 8.5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195 思考题196 主要参考文献196 第9章免疫分子生物学198 9.1免疫的概念和基础知识198 9.1.1免疫的现代概念及功能198 9.1.2免疫反应的特征198 9.1.3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200 9.1.4免疫细胞201 9.1.5克隆选择假说202 9.2免疫的分子生物学204 9.2.1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205 9.2.2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206 9.2.3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DNA的多样性208 …… 第10章发育分子生物学 第11章神经生物学 第12章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第13章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第14章环境生物学 第15章生物进化研究 第二版后记 第一版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