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之一,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内容涵盖溶液、胶体分散系、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生命元素和有毒元素等内容。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等)、题库、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本教材主要供高等职业院校药学类、药品与医疗器械类、食品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化学技术人员和自学者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一、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无机化学与医药、食品和健康生活 一、无机化学与医药 二、无机化学与食品 三、无机化学与健康生活 第三节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课前自主学习 二、课中知识内化 三、课后巩固练习 实训一化学实训安全教育、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第二章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浓度 一、物质的量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三、溶液浓度的换算 四、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第二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蒸气压下降 二、沸点升高 三、凝固点下降 四、渗透压 实训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第三章胶体分散系 第一节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有关概念 二、分散系的分类 第二节胶体溶液 一、溶胶的制备和纯化 二、溶胶的性质 三、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四、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实训三溶胶的制备和性质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节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二、化学平衡常数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实训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弱电解质溶液 一、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平衡 二、影响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因素 第二节酸碱理论 一、酸碱电离理论 二、酸碱质子理论 三、酸碱电子理论 第三节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 一、水的解离 二、溶液的pH 三、酸碱指示剂 第四节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和缓冲作用机制 二、缓冲溶液pH的近似计算公式 三、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 五、缓冲溶液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第五节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三、溶度积规则 四、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五、沉淀溶解平衡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实训五药用NaCl的精制 实训六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 实训七解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无机化学目录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第二节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一、原电池 二、电极电势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 实训八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第七章原子结构 第一节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与电子云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一、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二、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第三节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八章分子结构 第一节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形成 二、离子键的特点 三、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 四、离子的极化 五、离子晶体 第二节共价键 一、价键理论 二、杂化轨道理论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 四、原子晶体 第三节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二、分子间作用力 三、氢键 四、分子晶体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 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二、配合物的命名 三、配合物的类型 四、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第二节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数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第三节配合物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一、生物配合物 二、配合物药物 实训九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第十章生命元素和有毒元素 第一节概述 一、必需元素 二、有益元素 三、有毒元素 四、不确定元素 第二节金属生命元素 一、ⅠA金属生命元素 二、ⅡA金属生命元素 三、ⅢA金属生命元素 四、ⅣA金属生命元素 五、ⅤA金属生命元素 六、d区和ds区金属生命元素 七、f区金属生命元素 第三节非金属生命元素 一、ⅠA、ⅣA、ⅤA、ⅥA非金属生命元素 二、ⅦA非金属生命元素 第四节有毒元素 一、砷 二、汞 三、镉 四、铬 五、铅 六、铊 七、锑 附录 附录一化学实训基本常识 附录二无机化学实训常用仪器介绍 附录三常见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98.15K) 附录四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8.15K) 附录五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附录六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K) 附录七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