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十年再版九次,震撼欧洲诗坛,集学术洞见与艺术美感于一身的诗歌理论经典。? 细致解读欧洲抒情诗的语言结构,深入挖掘现代性的独特魅力。? 既是现代诗歌的赏析指南,也是诗歌创作的教科书。 内容推荐 这部经典著作揭示了现代诗歌超个人、超国家、超越数十年时间的征候。“现代”指的是自波德莱尔以来的一整个时期,“结构”指的是一种有机构造,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共同之处。胡戈·弗里德里希的批评意识、充满智慧的想象以及分析性的语言力量,是风格研究和作品阐释领域内的典范。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九版序言 一 展望与回顾 对当代诗歌的展望;不谐和音与反常性 否定性范畴 18世纪的理论先驱:卢梭和狄德罗 诺瓦利斯论未来的诗歌 法国的浪漫主义 关于怪诞与碎片的理论 二 波德莱尔 现代性的诗人 去个人化 集中与对形式的意识;抒情诗和数学 末世感和现代性 丑陋的美学 “刻意挑衅的贵族式消遣” 遭毁弃的基督教 空洞的理想状态 语言魔术 创新性幻想 分解与扭曲 抽象和阿拉贝斯克 三 兰波 引论 方向迷失 通灵者信函(空洞的超验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谐和的“音乐”) 打破传统 现代性与城市诗歌 对基督教遗传强迫症的反叛:《地狱一季》 虚构的自我;去人性化 边界的打破 《醉舟》 被摧毁的现实 丑陋的强度 感性非现实 专制性幻想 《彩图集》 穿插技巧 抽象诗歌 独白式诗歌 运动动力和语言魔术 结论 四 马拉美 引论 对三首诗歌的阐释:《圣女》《(马拉美夫人的)扇子》《从匆匆而过的……》 风格发展 去人性化 对爱情和死亡的去人性化 作为反抗、工作和游戏的抒情诗 虚无与形式 对未曾言说者的言说;若干风格手段 临近沉默 晦暗;与贡戈拉的比较 暗示性的、不可理解的诗作 本体论模式a对现实的背离 本体论模式b理想状态、绝对、虚无 本体论模式c虚无与语言 《她用洁白的指尖……》(阐释示例) 具有本体论意义的不谐和音 玄秘、魔术与语言魔术 纯诗 专制性幻想、抽象和“绝对目光” 与语言独处 五 20世纪的欧洲抒情诗 方法说明 “智识的节日”与“智识的崩溃” 20世纪的西班牙抒情诗 对抒情诗的两种反思:阿波利奈尔和加西亚·洛尔卡 不对等的风格和“新语言” 再论新语言 限定助词的不确定性功能 阿波罗而不是狄俄尼索斯 与现代性和文学遗产的双重关系 去人性化 孤独与恐惧 晦暗、“隐逸派”、翁加雷蒂 语言魔术和暗示 保罗·瓦莱里 豪尔赫·纪廉 非逻辑性诗歌 加西亚·洛尔卡,《梦游罗曼采》 荒诞;“幽默主义” 现实 艾略特 圣琼·佩斯 专制性幻想 专制性幻想造成的影响 穿插技巧和隐喻 概括性结语 附录一 20世纪诗歌选译 阿波利奈尔:《地区》(节选) 艾吕雅:《恋人》《你的嘴有金色的唇……》《爱之春》《“辽远……”》《存在》 圣琼·佩斯:《流亡》节选 普雷维:《与天使的搏斗》 希梅内斯:《致我的灵魂》《白月亮……》《看守》 加西亚·洛尔卡:《喊叫》《沉默》《马拉加之歌》《歌》《骑士赞歌》《死亡》《远行的灵魂》《以此为序》(节选) 阿尔韦蒂:《“如果我的声音……”》《天使》《“鸽子弄错了……”》 迭戈:《失眠者》《沉默》 纪廉:《名字》《圈之完满》《一对恋人》《月夜(没有解答)》 阿莱桑德雷:《生命》《太阳》 翁加雷蒂:《岛》《晨曦的诞生》《歌》 蒙塔莱:《第二处月亮风景》《“告别……”》 夸西莫多:《古老的冬天》《现在,当白日升起》 艾略特:《荒原》(节选)《四个四重奏:烧毁了的诺顿》(节选) 贝恩:《啊,那遥远的国度》《夜之波涛》《画像》 克罗洛:《开窗的瞬间》 卡施尼茨:《杰纳扎诺》 附录二 对四首诗的阐释 艾吕雅:《颜色的语言》 纪廉:《一扇门》 翁加雷蒂:《民族》 贝恩:《日渐沉默》 现代抒情诗大事年表 后记 参考文献 人名及关键名词索引 书评(媒体评论) 胡戈?弗里德里希是20世纪德国罗曼语语文学学者杰出的代表,他的小书《现代诗歌的结构》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弗里德里希采用传统的分析模式,使19世纪的法国诗歌,特别是波德莱尔,成为了席卷整个西方的诗歌运动的起点。——保罗?德?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