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韩象乾教授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第一代拓荒者、开拓者,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科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韩象乾优秀读书报告奖”是为缅怀韩象乾教授,弘扬其教书育人、鼓励后学的治学精神,其家人及学生特别设立的,旨在鼓励在校诉讼法学研究生以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深耕细读法学经典著作,积淀法学素养。本书即第一届“韩象乾优秀读书报告奖”入选作品结成的书评文集,包括近30篇以诉讼法学为主题的优秀读书报告。 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获奖作品 刑事诉讼法的哲理化研究与哲学探索 ——读《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有感\t刘邦泰 / 003 论量刑协商程序中的控辩平衡 ——《诉讼原理》读后\t李?宁 / 027 刑事审判的心结 ——《合理怀疑的起源——刑事审判的神学根基》阅读札记\t温家珠 / 044 独立性证成到解释性调整:程序正义理论价值机理的溯源与展望 ——以《程序正义理论》(第二版)为中心\t翟昊天 / 059 庭审之外认罪协商制度的实践样态及理论诠释 ——《庭审之外的辩诉交易》读后感\t余鹏文 / 073 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逻辑与技术性推进 ——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 读后\t陈修勇 / 090 变革时代的宏大叙事与具象陈词 ——评《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第一章\t张文浩 / 107 法律证据认定中似真推理与概率推理实质之辩驳\t吕子婧 / 119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读书报告\t张家瑞 / 140 法学方法论的结构与价值 ——对杨仁寿《法学方法论》的再展开\t韦力子 / 154
第二部分?优秀作品 培养哲理化的诉讼法学研究思维 ——读《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有感\t刘昱彤 / 167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裁判者? ——从德沃金的《法律帝国》出发\t郭泽宇 / 182 比较视野下的司法程序模式选择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读后\t郑凯思 / 194 论科学证据实质性审查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现状 ——读《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t刘朝源 / 206 认真对待轻罪制度 ——《无罪之罚》读后\t蓝文想 / 221 人工智能在控方证据推理中的规制性应用 ——《证据法的理念》读书报告\t黄秋雨 / 242 证人特权:一项富有生命力的制度 ——The Principles of Criminal Evidence读后感\t艾丽再巴叶尔 / 255 规则与自由之间 ——简评达玛斯卡新作《证据评价》\t贾云静 / 271 浅析简易刑事程序的正义逻辑 ——评《程序即是惩罚》\t张雨溪 / 287 造法性司法解释的坚持与重构 ——评《法律解释的中国范式——造法性司法解释研究》\t李一帆 / 298 跨学科背景下的证据法教义学 ——《证据法的根基》的方法论启示\t范智凯 / 325 “价值无涉”对法律的实证研究之启示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t王茹雪 / 342 我国法庭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美国法庭科学的加强之路》的借鉴与启示\t段黎宇 / 353 作为市民论坛的行政诉讼 ——《诉的利益》读书札记\t王杰 / 367 拉伦茨“价值导向的法律思维”之初探 ——兼论民事诉讼法学涉“程序价值”的方法论\t谢妮轩 / 380 适用法律的认识与法律适用的实践 ——《法学方法论》书评\t张文浩 / 393 民事诉讼中的错误风险分配 ——评《证据法的根基》\t眭占菱 / 410 民事证据理论的源与流 ——《民事证据理论新探》读后感\t曾?梦 / 425 民法典时代萨维尼体系论思想的再发掘 ————兼论民事诉讼法学的教义学化\t张世超 / 434 附录一?“韩象乾优秀读书报告奖”管理委员会名单\t / 457 附录二?第一届“韩象乾优秀读书报告奖”评审专家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