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绿”融合: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与实践 |
分类 | |
作者 | 马万顺,唐智,李捷,丁志春,著 |
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红”与“绿”的内涵出发(“红”即新中国的底色、老区的亮色,“绿”即行业的特色、学校的本色),探讨了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的背景与依据、要求与特点,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守正创新为个案,研究了“红”“绿”融合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思政课研究改革、思政课社会服务和思政课资源建设等问题。全书既有理论的阐释,也有实践的探索,既有宏观的论述,也有微观的聚焦,对高职院校,尤其是农业职业院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良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目录 目录 001 序 绪 论 003 一 、什么是“ 红”? 003 ( 一) 红色旗帜 004 ( 二) 红色理论 004 ( 三) 红色资源 005 ( 四) 红色实践 006 ( 五) 红色底蕴 007 ( 六) 红色团队 008 二 、什么是“ 绿”? 008 ( 一) 绿色理念 009 ( 二) 绿色专业 010 ( 三) 绿色乡村 010 ( 四) 绿色实践 011 ( 五) 绿色禀赋 012 三 、为什么要“ 红”“绿” 融合? 012 ( 一) 党和国家的要求使然 012 ( 二) 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使然 012 ( 三) 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需求使然 013 ( 四) 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使然 013 四 、怎样实现“ 红”“绿” 融合? 013 ( 一) 教育教学方面的“ 红 ”“绿 ”融合 014 ( 二) 科学研究方面的“ 红 ”“绿 ”融合 014 ( 三) 社会服务方面的“ 红 ”“绿 ”融合 014 ( 四) 师资队伍方面的“ 红 ”“绿 ”融合 015 ( 五) 资源建设方面的“ 红 ”“绿 ”融合 015 ( 六) 品牌塑造方面的“ 红 ”“绿 ”融合 第一章 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019 一 、立足“ 两个大局” 020 ( 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022 ( 二)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023 二 、服务“ 乡村振兴” 023 ( 一) 国家战略 025 ( 二) 社会需要 026 ( 三) 学校使命 026 ( 四) 人才培养 027 三 、助力“ 一懂两爱” 027 ( 一) 厚植学生爱农情怀 028 ( 二) 坚定学生强农理想 028 ( 三) 培养学生兴农担当 029 四 、聚焦“ 现实发展” 029 ( 一)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改革发展现状 030 ( 二)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改革问题分析 031 ( 三) 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应然取向 第二章 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的要求及其特点 035 一 、师资是关键 035 ( 一) 配齐队伍 037 ( 二) 优化结构 038 ( 三) 提升水平 039 二 、教学是重点 039 ( 一) 打磨内容 040 ( 二) 设计形式 041 ( 三) 丰富实践 002 “ 红”“绿” 融合 : 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与实践 042 三 、科研是基础 043 ( 一) 以研究优化教学内容 045 ( 二) 以研究助力教师发展 046 ( 三) 以研究增强团队合力 047 四 、服务是拓展 047 ( 一) 以校地合作为抓手 048 ( 二) 以理论宣讲为依托 049 ( 三) 以大中小学为外延 051 五 、资源是保障 051 ( 一) 立足地方资源 052 ( 二) 深挖校本资源 053 ( 三) 扩充数字资源 054 ( 四) 用好行业资源 056 六 、精准是指向 056 ( 一) 学校特色 057 ( 二) 行业特色 057 ( 三) “ 红 ”“绿 ”特色 058 ( 四) 育人成效 第三章 农业职业院校“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064 一 、配齐建强专职队伍 064 ( 一) 配齐专职教师队伍 064 ( 二) 完善日常管理制度 069 ( 三) 强化科研培训比赛 070 二 、协同共建“ 八支队伍” 070 ( 一) 队伍人员的构成 072 ( 二) 主要内容的实施 072 ( 三) 制度机制的保障 073 三 、精心打造“ 红”“绿” 融合师资团队 073 ( 一) 聚合育人主体 074 ( 二) 改进教学育人 074 ( 三) 促进实践育人 075 ( 四) 加强科研育人 075 四 、不断完善教师激励和考评机制 075 ( 一) 构建完善薪酬制度 076 ( 二) 构建完善考评体系 079 ( 三) 创建完善激励机制 第四章 农业职业院校“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085 一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085 ( 一) “ 132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088 ( 二) 其他二级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接机制探索 089 ( 三) “ 红 ”“绿 ”融合式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090 二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理论教学改革 090 ( 一) “ 红 ”“绿 ”融合教学理念的确立 091 ( 二) “ 红 ”“绿 ”融合教学内容的重构 094 ( 三) “ 红 ”“绿 ”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 096 ( 四) “ 红 ”“绿 ”融合教学形式的创新 100 三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101 ( 一) 实践与实践教学 104 ( 二) 项目与项目特色 109 ( 三) 活动与活动品牌 112 ( 四) 基地与基地建设 115 附录 : 思政课教学案例库与专业课思政案例库 第五章 农业职业院校“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研究改革与实践 123 一 、聚焦于“ 红” 深化研究 123 ( 一) 红色文化融入国家治理研究 126 ( 二)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研究 131 二 、着眼于“ 绿” 拓展研究 131 ( 一) “ 大国小农 ”基本国情研究 132 ( 二) 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004 “ 红”“绿” 融合 : 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与实践 134 ( 三) 农业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研究 137 三 、建设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 137 ( 一) 实训基地建设 139 ( 二) 网络阵地建设 141 ( 三) 研究团队建设 142 四 、打造研究品牌和学术阵地 142 ( 一) 巩固现有研究成果 147 ( 二) 打造特色研究品牌 148 ( 三) 拓展学术前沿阵地 第六章 农业职业院校“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社会服务改革 与实践 153 一 、党建引领推动理论宣讲提质增效 153 ( 一) 组建理论宣讲团队 155 ( 二) 全方位拓展宣讲形式 158 ( 三) 创新与丰富宣讲内容 159 二 、内生动力服务学校“ 三全育人” 大局 160 ( 一) 从团队到个人 , 全面推动“ 五育并举 ” 162 ( 二) 从全员到全课 , 精准对接课程思政 164 ( 三) 从理论到实践 , 积极构建“ 大思政 ” 166 三 、外延拓展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67 ( 一) 搭建平台发挥育人优势 169 ( 二) 凝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171 ( 三) 立论献策服务社会发展 第七章 农业职业院校“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资源建设 177 一 、思政课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177 ( 一) 思政课资源的内涵 180 ( 二) 思政课资源的分类 182 ( 三) 思政课资源的特征 184 二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资源运用的基本要求 184 ( 一) 数量与质量的并重 185 ( 二) 内容与形式的匹配 186 ( 三) 内部与外部的协同 187 ( 四) 横向和纵向的汇合 188 ( 五) 显性和隐性的统一 189 三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资源建设的成效 189 ( 一) 构建了布局合理的资源体系 191 ( 二) 形成了系统完备的资源矩阵 193 ( 三) 服务了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 195 ( 四) 支撑了守正创新的文化氛围 196 四 、“红”“绿” 融合式思政课资源建设的经验 196 ( 一) 重视顶层设计 197 ( 二) 重视育人为本 198 ( 三) 重视日积月累 199 ( 四) 重视团队协作 199 ( 五) 重视推陈出新 201 参考文献 207 后 记 006 “ 红”“绿” 融合 : 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与实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