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推荐 本书从当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媒介文化”和“变动中的教育”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现实入手,记录、勾勒和讨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新兴议题,初步形成对当代城市文化的整体性把握。第一辑为“社会生活”的层面,主要从城市生活、文化赋值与数字劳动等方面讨论了这一部分的现实状况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问题。第二辑从“媒介文化”入手,讨论热播电视剧、电影、文学作品以及御宅族等一系列重要的城市文化表征,对其形成的内在肌理展开了相应的分析。第三辑则重在对“变动中的教育”作记录与分析,分别讨论了上海市的高中课程改革、大学的通识教育、校外教育以及文化研究的教与学等问题。 目录 序言 辑一 “社会生活噪音”的诞生 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性” 参与“城市”:来自市民论坛的思考 现实三重奏:作为社会文化事件的“我的诗篇” “业余”的位置:当“彩虹”开始合唱 独异性社会中的文化赋值与数字劳动 辑二 组织起来 ——《创业史》阅读笔记 想象国家的方式 ——从热播的国产电视剧谈起 时事的滑稽:“城市”续篇 月光宝盒里的“归来” “大众”何以“文化”? ——重读《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 城市结构中的“个人悲伤” 压倒性便利下的“御宅” 辑三 “社会生活”的障眼法:来自课程改革的思考 遥望的“生活感”:来自大类通识课的思考 校外教育的歧路 通向未来的船票:作为通识教育的文化研究 作为空间的中国大学:来自文化研究的“课堂”观察 “做土”的问题:文化研究“建制”在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