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赵普光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书话源自传统读书杂记、藏书题跋、笔记随,游走于文学与文化、创作与述学、趣味与思想之间,葆有颇为有趣的弹性和张力。
本书将书话放置在现代中国文学的视野中进行考察,系统归纳了书话的概念与文体特征,深入探究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文体意识、批评观念、史料学建构、文化传播、作家心态等诸多问题。基于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之关系的诸多层次、角度的探讨,本书最终对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进行了极具启示性的反思与追问,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新空间。
作者简介
赵普光,河南杞县人,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访问学者。出版《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文学史与阅读史之间》《斯文的回响》《书窗内外》《城乡之际与斯文变迁》等8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主编“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奖励,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
目录
导言
一、书话作为现代中国文学重要的写作现象
二、书话研究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三、书话:作为独特视角与研究对象
第一章 书话:现代中国文学的边缘性存在
第一节 书话的“前世今生”
一、书话概念的混沌与厘定
二、书话的渊源
三、书话的分类
第二节 书话的文体特征
一、纷杂与规范:书话体制的建构
二、交糅与独异:书话的体式特征
第三节 “文”与“学”之间的尴尬与张力
一、尴尬:失落的书话
二、书话的二重性特征
第二章 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化
第一节 常与变之间:书话与传统文学批评
一、从诗(词、曲)话到书话
二、从笔记、评点到书话
第二节 书话作为文学批评的特点
一、经验与体验
二、非职业化:书话批评的自由姿态
第三节 书话批评:作家与批评家身份的互渗与统一
一、作家、批评家身份的合一及其意义
二、书话批评:中国文学传统批评重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第三章 书话的现代中国文学文献学价值
第一节 书话:遗落的文学史料
第二节 文学历史现场的复现
一、返回文学史现场
二、书话:文学历史细节的呈现
第三节 书话与现代文学文献学之建构
一、书话的版本学价值
二、书话的目录学价值
三、书话对现代中国文学文献学方法论的启示意义
第四章 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经典化,132
第一节 文学历史的不同描述:书话与文学史著
一、文学史著的特点及其局限
二、书话:文学历史记录与描述
第二节 记忆与选择:新文学经典化的重要方式
一、文学史图景的建构
二、文学历史描述的变化与调整
第五章 汲古求新:书话与文学变革的文化模式
第一节 文化继承与对话中的创造性误读
一、从事实到描述
二、书话:描述的中介与观察的途径
第二节 汲古求新:文学变革的模式
一、“隔代遗传”的求新策略
二、边缘与中心:“同情弱者”策略
第六章 书话与域外文化典籍的引介
第一节 书话与西方文学观念的借鉴
一、外国文学典籍是书话的重要内容
二、技巧与观念:外国文学引入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现代人性观念的建立
一、科学与趣味:性爱观念的转型
二、建构放逐神灵的庙宇:书话对宗教典籍的功利性解读
第七章 书话文体的选择与现代文人身份心态
第一节 情感与理性的交战:焦虑的文化守成心态
一、传统情结渊薮
二、文化守成心态的潜隐与困惑
第二节 趣味与功利之间:文人传统的重建
一、坐拥书山:文人永远的爱与恨
二、左右之间:当代书话家的复杂人格取向
三、书话与传统文人气质的隐现
第三节 文体与人:书话言说方式的选择
一、文章老更成:作家年龄与书话文体的选择
二、在人生边上:边缘身份与边缘文体的相得
结语 回到中心:反思刚刚开始
一、世纪误会:西方概念与中国文学的拉郎配
二、“文学”观念的调适与中国意识的重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放在我面前的赵普光博
士的这部论著《书话与现代
中国文学》,是在现代中国
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的今
天,独立发现的一个全新课
题。本书是首次对历史传统
悠久、内容丰富而驳杂的书
话写作现象,予以自成体系
的学理性文学史研究之重要
成果。作者对书话问题的研
究关注转眼已达十年之久。
本书纵观历史与当下独特书
话写作现象,以开阔的文学
史研究视阈,探源书话文类
之特征,辨析其变迁之原由
,考察其背后深层的文学文
化之内涵。作者始终坚持立
足于大量原书原刊的深入细
致阅读,查询旧籍新刊。搜
索国内外网络资源,钩沉书
话中人与事的史料为其立论
的基点,才有了这样一部在
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开拓创新
、突破显著的学术专著。
“书话”,泛言之,即话
书,一切有关围绕书而述说
的文字,都可能与书话沾边
。有书即有书话。显然,这
是大可言及社会文化的方方
面面、林林总总,小可具体
指向出版、文学特色明显的
专业类别。在现当代文学研
究中,“书话”是一个既熟悉
又陌生的文化对象。赵普光
博士是在自觉与不自觉间走
进或日闯进这一书海一样浩
瀚的研究领域。前因是这位
求知少年从中学学习直至攻
读博士的一路前行中以书为
伴,而水到渠成的结果:是
他读书而养性、品味人生,
进而追求文学与生命的相通
。书话是非常特殊和复杂的
文类,所以,作者真正进入
书话研究领域,并非是顺畅
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更
多受到书话的文学与文化之
间、创作与学术之间的多重
属性的困扰。书话在丰富创
作实绩的历史长度和边界宽
度上构成了文学史中不容忽
视的特殊存在。一方面无论
民间还是学院,大众还是精
英,都存在一个广泛的读书
爱书的群体;另一方面对书
话的文体认知众说纷纭.几
无定论。由此可见,这是一
个具有巨大挑战性的学术领
域。这种挑战反而更激起了
赵普光博士的研究欲望和热
情,于是最终收获了这本厚
重的著作。
赵普光博士将本书定名
为“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
包含着双向的努力:一方面
,以边缘的书话文体为途径
去探究现代中国文学的诸种
问题;另一方面.将书话放
置在现代中国文学的视野中
进行考察。立足在现代中国
文学语境中研究“书话”,既
意味深长又有不尽苦衷和无
奈。庞大和复杂的话题有了
明确的限定,吸引了我们细
细品味作者多年饱含辛苦的
学术追求和探索。
在本书中,“书话”作为
被文学史怠慢的创作现象和
学术史料,被系统地得到了
历史的还原,极大丰富了现
代中国文学的形态,为重新
考察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内涵
与外延带来了新的参照视野

本书首先发现了20世纪
以来百年中国文学中有大批
的作家及学者致力于书话的
写作,不仅是一种丰富的文
学史的创作现象,而且是具
有文化意义的重要学术史料
,还是一种与传统学术研究
方式呼应的重要的述学体例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这
几个方面的重要价值,在主
流文学史和学术研究的领域
是被遮蔽的。该书第一次系
统地阅读和清理了这一文学
史的宝贵资源.给我们爬梳
出如此蔚为壮观的书话作家
群体和特色各异的书话专集
、书趣文丛,归理出一条现
代书话文学与学术交相呼应
的流变轨迹。比如,在论及
书话的现代文学史料学意义
时,作者明确指出其“包含
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书
话本身是一种文学史料,书
话的发掘与整理工作本身就
是史料的新发掘。对没有得
到被研究者足够重视的书话
进行检视,是文学史料的发
现;对埋没在历史尘封下的
书话重拾,也是文学史料的
发掘。第二,书话的写作也
是文学史料研究发掘的一种
方式,其对新文学史料研究
及史料学建构的方法论启示
颇有意义。”在不断发掘新
的有价值的文学资源中,tt
书话,,确是极具典型的现
当代文学个案。这对文学史
料的细致甄别和史料学的建
构,对文学文类划分的深入
探究,乃至对文学史整体研
究的突破,都将会有着十分
有益的学术启迪。
“书话”的文学、学术、
文化等多重性特质,使得她
长期游弋于文学主流形态的
边缘。面对百年来从数量和
质量都属上乘的书话创作,
面对书话作家群体的客观存
在,不能不引发我们重新拷
问现有的文学史,尤其文学
史主体的作家作品的真实性
和历史性何在?
本书另一个值得称道的
地方是,作者并没有陷入“
书话”文类的抽象理论的把
玩,而是回到历史现场的文
学史叙述,以书话为例还原
文学史的真实与丰富。作者
沉潜于现当代中国文学史的
书话创作海洋中遨游。在与
周作人、郑振铎、阿英、唐
弢、曹聚仁、孙犁、黄裳诸
位书话大家的心灵对话中,
找寻文学史的真正意义和价
值。
关于现当代中国文学大
量丰富而复杂的书话创作,
论著不是简单地梳理创作现
象,或者对代表性作家作品
案进行罗列。赵普光博士立
足整体现代中国文学史的视
阈,以文学史书写中的理论
问题与书话写作的联系,深
入发现文学史中一种独特的
文学现象背后深层的意蕴,
乃至重新绘制出文学史别样
的立体的独特文学景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