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文学争鸣与探索中的经验与问题作为重审新时期文学的突破口,探究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互动关系;从文学史叙述所忽略或边缘化的文学现象中选取“人物形象嬗变”“女性文学反思”“儿童文学本位”“纪实文学辨析”等为对象,对其中交集、碰撞、融汇的审美意识和文学观念进行价值判断和再批评。 作者简介 张瑷,女,1962年1月生,199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20世纪纪实文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 2年获全国首届报告文学理论奖优秀奖);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报》《文艺争鸣》《外国文学研究》《福建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曾多次获奖或被CSSCI收录、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当代文学争鸣与文学探索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当代文学争鸣与文学探索的时代履痕 第二节 文学争鸣与文学思潮(现象)演变的密切关联 第三节 文学争鸣与文学批评的反思 第二章 小说:聚焦人物形象与“人学” 第一节 “典型”之于人物形象塑造与批评 第二节 人道主义思潮中“人”的主体觉醒 第三节 现代性语境中“人”的精神衍变 第三章 女性文学与女性叙事:性别/审美文化的双重观照 第一节 女性文学与性别意识的探索轨迹 第二节 王安忆、铁凝对女性身份的文化反省 第三节 男权意识浸染的“女性叙事” 第四节 “非虚构”女性形象的审美“失真” 第四章 儿童文学与青少年文学:审美主体的“本位”探寻 第一节 争鸣背景、问题与现象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本位”呼唤 第三节 青少年文学的审美“错位”与主体建构期待 第四节 成长叙事的不同形态与审美维度 第五节 报告文学对青少年成长困境的披露和关怀 第五章 纪实(非虚构)文学:叙事伦理与文体范式辨析 第一节 纪实(非虚构)文学概念之辩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文体品格与叙事伦理 第三节 纪实小说的创作探索与文体范式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