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融入职业教育新理念。在工作任务设计中,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思政元素,注重培养学生担当精神,遵纪守法的意识,质量强国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等,提升学生政治认同感。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本书在每个项目中都有知识点的梳理和配置命令语法格式的介绍,在分析项目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成项目的解决方案,并配有配置步骤和完成每个子项目的分析、总结与说明,每个项目都有项目小结和拓展训练。 3. 与技能大赛和行业对接。本书作者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有着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多年来辅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参与了多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分为6个模块20个项目,内容包括网络路由的配置、网络交换的配置、网络访问控制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网络优化与安全的配置和路由器的管理。模块内的每个项目均包含用户需求、知识梳理、方案设计和项目实施,在项目的末尾有项目小结和拓展训练,可帮助读者总结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的备赛资料,还可以作为广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目录 模块一 网络路由的配置 项目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 1.1 用户需求 2 1.2 知识梳理 2 1.2.1 认识路由器 2 1.2.2 命令行界面的操作模式 3 1.2.3 路由器的登录方式 4 1.2.4 路由器的配置文件 4 1.2.5 配置命令 4 1.2.6 快捷键 6 1.3 方案设计 6 1.4 项目实施 6 1.4.1 路由器的Console口登录 6 1.4.2 路由器的加密配置 7 1.4.3 路由器以太口和计算机IP地址的配置 9 1.4.4 路由器串口的配置 12 1.4.5 路由器telnet的配置 12 1.5 项目小结 14 1.6 拓展训练 14 项目2 静态路由的配置 15 2.1 用户需求 15 2.2 知识梳理 15 2.2.1 直连路由 15 2.2.2 静态路由 16 2.2.3 常见静态路由介绍 17 2.3 方案设计 18 2.4 项目实施 18 2.4.1 路由器接口和直连静态路由的配置 18 2.4.2 下一跳静态路由的配置 21 2.4.3 接近指定静态路由的配置 23 2.4.4 默认路由的配置 25 2.4.5 汇总静态路由的配置 27 2.4.6 浮动静态路由的配置 29 2.5 项目小结 33 2.6 拓展训练 33 项目3 RIP的配置 34 3.1 用户需求 34 3.2 知识梳理 34 3.2.1 动态路由协议及其分类 34 3.2.2 RIP的特点 35 3.2.3 被动接口 36 3.2.4 RIP的配置 36 3.2.5 路由环路的避免 37 3.2.6 路由表 38 3.3 方案设计 40 3.4 项目实施 40 3.4.1 RIPv1的配置 40 3.4.2 RIPv1不连续子网的配置 42 3.4.3 RIPv2的配置 44 3.4.4 被动接口的配置 47 3.5 项目小结 47 3.6 拓展训练 47 项目4 EIGRP的配置 48 4.1 用户需求 48 4.2 知识梳理 48 4.2.1 EIGRP的特点 48 4.2.2 与EIGRP相关的术语 49 4.2.3 EIGRP的数据包类型 50 4.2.4 EIGRP的度量值 50 4.2.5 配置命令 50 4.3 方案设计 51 4.4 项目实施 51 4.4.1 一般情况下EIGRP的配置 51 4.4.2 禁用自动汇总时EIGRP的配置 53 4.5 项目小结 57 4.6 拓展训练 57 项目5 OSPF的配置 59 5.1 用户需求 59 5.2 知识梳理 59 5.2.1 OSPF的特点 59 5.2.2 OSPF的数据包类型 60 5.2.3 OSPF Router ID 60 5.2.4 OSPF的网络类型 61 5.2.5 DR和BDR 61 5.2.6 虚链路 62 5.2.7 度量值 62 5.2.8 配置命令 62 5.3 方案设计 64 5.4 项目实施 64 5.4.1 单区域OSPF的配置 64 5.4.2 多区域OSPF的配置 66 5.4.3 骨干区域未与非骨干区域直连 68 5.4.4 OSPF虚链路的配置 71 5.4.5 不同进程OSPF的配置 74 5.5 项目小结 76 5.6 拓展训练 76 项目6 路由重分布 77 6.1 用户需求 77 6.2 知识梳理 77 6.2.1 路由重分布的概念 77 6.2.2 路由重分布的种类 78 6.2.3 种子度量值 78 6.2.4 路由重分布的配置 78 6.3 方案设计 79 6.4 项目实施 79 6.4.1 将静态路由重分布到RIP 79 6.4.2 将静态路由重分布到OSPF 82 6.4.3 RIP和OSPF路由重分布的配置 85 6.4.4 不同进程OSPF路由重分布的配置 88 6.5 项目小结 92 6.6 拓展训练 92 模块二 网络交换的配置 项目7 VLAN的配置 94 7.1 用户需求 94 7.2 知识梳理 94 7.2.1 VLAN的基本概念 94 7.2.2 VLAN的优点 94 7.2.3 V LAN的分类 95 7.2.4 交换机的端口模式 96 7.2.5 配置命令 96 7.3 方案设计 97 7.4 项目实施 97 7.4.1 交换机VLAN的查看 97 7.4.2 交换机VLAN的配置 98 7.5 项目小结 99 7.6 拓展训练 100 项目8 VLAN中继的配置 101 8.1 用户需求 101 8.2 知识梳理 101 8.2.1 VLAN中继 101 8.2.2 帧在中继链路上的转发 101 8.2.3 中继模式 102 8.2.4 VLAN中继的配置 102 8.3 方案设计 103 8.4 项目实施 103 8.5 项目小结 106 8.6 拓展训练 106 项目9 VLAN间路由的配置 107 9.1 用户需求 107 9.2 知识梳理 107 9.2.1 VLAN间路由 107 9.2.2 传统方式的VLAN间路由 108 9.2.3 单臂路由 108 9.2.4 配置命令 108 9.3 方案设计 108 9.4 项目实施 109 9.4.1 传统方式VLAN间路由的配置 109 9.4.2 单臂路由的配置 111 9.5 项目小结 112 9.6 拓展训练 112 项目10 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的配置 114 10.1 用户需求 114 10.2 知识梳理 114 10.2.1 三层交换机 114 10.2.2 三层交换机端口 115 10.2.3 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 115 10.2.4 配置命令 115 10.3 方案设计 115 10.4 项目实施 115 10.5 项目小结 117 10.6 拓展训练 117 模块三 网络访问控制的配置 项目11 部署ACL网络访问范围 119 11.1 用户需求 119 11.2 知识梳理 119 11.2.1 ACL的概念 119 11.2.2 ACL的用途 119 11.2.3 ACL的工作原理 120 11.2.4 ACL的类型 120 11.2.5 通配符掩码 120 11.2.6 通配符掩码关键字 121 11.2.7 ACL创建原则 121 11.2.8 标准ACL的放置位置 121 11.2.9 配置命令 121 11.2.10 ACL的编辑 122 11.3 方案设计 123 11.4 项目实施 123 11.4.1 标准编号ACL的配置 123 11.4.2 标准命名ACL的配置 125 11.5 项目小结 127 11.6 拓展训练 127 项目12 部署ACL网络流量 129 12.1 用户需求 129 12.2 知识梳理 129 12.2.1 扩展ACL 129 12.2.2 端口号 130 12.2.3 扩展ACL的放置位置 130 12.2.4 基于时间的ACL 130 12.2.5 配置命令 131 12.3 方案设计 132 12.4 项目实施 132 12.4.1 扩展编号ACL的配置 132 12.4.2 扩展命名ACL的配置 135 12.4.3 基于时间的ACL的配置 136 12.5 项目小结 138 12.6 拓展训练 139 模块四 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 项目13 静态NAT的配置 141 13.1 用户需求 141 13.2 知识梳理 141 13.2.1 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141 13.2.2 网络地址转换 142 13.2.3 静态NAT 142 13.2.4 NAT的术语 142 13.2.5 端口转发 143 13.2.6 配置命令 143 13.3 方案设计 144 13.4 项目实施 144 13.4.1 静态NAT的配置 144 13.4.2 端口转发的配置 145 13.5 项目小结 146 13.6 拓展训练 146 项目14 动态NAT的配置 147 14.1 用户需求 147 14.2 知识梳理 147 14.2.1 动态NAT 147 14.2.2 配置命令 148 14.3 方案设计 148 14.4 项目实施 148 14.5 项目小结 149 14.6 拓展训练 150 项目15 基于端口的NAT的配置 151 15.1 用户需求 151 15.2 知识梳理 151 15.2.1 基于端口的NAT 151 15.2.2 配置命令 151 15.3 方案设计 152 15.4 项目实施 152 15.4.1 基于端口的NAT的配置(单个内部接口) 152 15.4.2 基于端口的NAT的配置(多个内部接口) 153 15.5 项目小结 155 15.6 拓展训练 155 模块五 网络优化与安全的配置 项目16 生成树的配置 158 16.1 用户需求 158 16.2 知识梳理 158 16.2.1 网络冗余 158 16.2.2 网络中的二层环路 159 16.2.3 生成树协议 159 16.2.4 STP的类型 159 16.2.5 STP的算法 160 16.2.6 STP的端口角色 160 16.2.7 网桥ID 160 16.2.8 STP的收敛 161 16.2.9 路径成本 161 16.2.10 端口状态 162 16.2.11 RSTP端口 162 16.2.12 边缘端口 163 16.2.13 BPDU防护 163 16.2.14 配置命令 163 16.3 方案设计 164 16.4 项目实施 164 16.4.1 根桥和端口角色的查看 164 16.4.2 STP的配置 166 16.4.3 边缘端口和BPDU防护的配置 167 16.5 项目小结 168 16.6 拓展训练 169 项目17 链路聚合的配置 170 17.1 用户需求 170 17.2 知识梳理 170 17.2.1 链路聚合 170 17.2.2 EtherChannel技术 171 17.2.3 创建EtherChannel的两种协议 171 17.2.4 配置原则 172 17.2.5 配置命令 172 17.3 方案设计 173 17.4 项目实施 173 17.5 项目小结 177 17.6 拓展训练 177 项目18 交换机端口安全的配置 178 18.1 用户需求 178 18.2 知识梳理 178 18.2.1 端口安全 178 18.2.2 安全MAC地址类型 179 18.2.3 安全违规模式 179 18.2.4 发生安全违规的条件 180 18.2.5 配置命令 180 18.3 方案设计 181 18.4 项目实施 181 18.4.1 静态端口安全的配置 181 18.4.2 动态端口安全的配置 184 18.4.3 粘滞端口安全的配置 188 18.5 项目小结 191 18.6 拓展训练 192 模块六 路由器的管理 项目19 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194 19.1 用户需求 194 19.2 知识梳理 194 19.2.1 配置寄存器 194 19.2.2 路由器密码的恢复 194 19.3 方案设计 194 19.4 项目实施 194 19.5 项目小结 195 19.6 拓展训练 196 项目20 路由器IOS的备份与恢复 197 20.1 用户需求 197 20.2 知识梳理 197 20.2.1 IOS 197 20.2.2 IOS的存放位置 197 20.2.3 TFTP 198 20.2.4 Xmodem协议 198 20.2.5 配置命令 198 20.3 方案设计 198 20.4 项目实施 199 20.4.1 备份IOS到TFTP服务器 199 20.4.2 用TFTP服务器恢复路由器的IOS 201 20.4.3 使用ROMmon模式恢复IOS 201 20.5 项目小结 205 20.6 拓展训练 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