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作者深入到中国商飞、铁建重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开深度调研和访谈,从访谈和历史资料中挖掘细节,对国之重器波澜壮阔的技术赶超历程进行了生动描述。 ?作者很好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大众可读性。作者文风平实,书中包含的大量历史资料引人入胜,对大众读者有吸引力。读者可通过本书了解盾构机、长航时无人机、载人航天工程、大飞机、支线科技的技术演进历程、全球竞争格局、我国的赶超和突破。 ?对五个国之重器,本书从不同角度总结提炼其技术赶超的路径及管理创新启示,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经验和知识,为科技和工业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带来可借鉴的经验,也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 ?作者长期从事案例研究和写作,所撰写的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哈佛商学院案例库”等。本书中的五个大国重器案例,每一个都是优秀的案例写作范本,为管理学科的师生带来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后发国家何以突破关键技术”这一主题,通过五个国之重器的自主创新案例,探索我国在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现实情境下,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点在哪里。 针对盾构机、长航时无人机、支线客机、干线客机、载人航天工程五个国之重器,书中在详细介绍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发展历程、我国所进行的技术追赶及当前全球格局的基础上,对我国在技术追赶过程中的关键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这些关键经验包括双循环创新模式、国家需求与技术实现双驱动、面向商业运营的技术追赶、主供模式、决策伦理等,它们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技术赶超路径与自主创新经验。 本书基于作者在铁建重工、中国商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所做的大量访谈和调研写作而成,还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展现了我国核心技术突破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就。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解读“国之重器”技术进步 2.聚焦“国之重器”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 第二章中国盾构机:双循环创新模式 1.复杂技术赶超的整体情境 2.盾构机技术进步演化 3.破解“冷启动”悖论 4.化解产品创新与迭代的矛盾 5.技术赶超的实践逻辑 6.技术赶超的双循环模型 第三章长航时无人机:国家需求与技术实现双驱动 1.大型无人机登上历史舞台 2.长鹰凭借什么“缚苍龙”? 3.长鹰无人机的外观、架构、零部件 4.从零到一构建无人机平台 5.国家需求与技术实现双驱动090 第四章支线客机:面向商业运营的技术追赶 1.复杂问题用复杂系统管理 2.支线客机的技术进步演化 3.总体设计瞄准正向开发 4.制造总装探索很好均衡 5.适航取证建立安全标准 6.技术追赶的复杂特殊性与理论模式 第五章干线客机:主供模式 1.实践鸿沟与理论缺口 2.干线客机的发展历程 3.国内联合:结构件的主供模式 4.内外合作:系统件的主供模式 5.全景回顾与模式凝练 第六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决策伦理问题探索 1.载人航天工程干不干 2.载人航天工程的总体方案决策 3.载人飞船的技术路线决策 4.适合国情的重大工程决策伦理 第七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进步的系统架构二元性 1.架构与节奏 2.走进载人航天工程 3.从总体设计与关键系统研制破局 4.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行稳致远 5.系统架构二元性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