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遵循课程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增减,调整常规章节顺序,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病原生物的基本特性,共有4章;第二部分为基础免疫,共有3章;第三部分为临床免疫,共有4章;第四部分为常见病原生物,共有5章。本教材遵循“够用”“实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以数字化建设为特色,在常规教材编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添加动画、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并制作配套的课件,以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病原生物的基本特性 绪论 3 第1章 病毒的基本特性 8 第1节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8 第2节 病毒的感染 13 第3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15 第2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 18 第1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8 第2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24 第3节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29 第4节 细菌的变异 35 第5节 细菌的感染 39 第6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46 第3章 真菌的基本特性 50 第1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50 第2节 真菌的致病性 53 第3节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54 第4章 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特性 57 第1节 寄生现象与生活史 57 第2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59 第3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59 第二部分 基础免疫 绪论 65 第5章 启动免疫的物质一一抗原 70 第1节 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70 第2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72 第3节 抗原的种类 73 第6章 免疫的物质基础一一免疫系统 79 第1节 免疫器官 79 第2节 免疫细胞 81 第3节 免疫分子 85 第7章 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一一免疫应答 103 第1节 固有免疫 103 第2节 适应性免疫 105 第三部分 临床免疫 第8章 抗感染免疫 117 第1节 抗细菌免疫 117 第2节 抗病毒免疫 118 第3节 抗真菌免疫 119 第4节 抗寄生虫免疫 119 第9章 超敏反应 121 第1节 I型超敏反应 121 第2节 Ⅱ型超敏反应 125 第3节 Ⅲ型超敏反应 128 第4节 Ⅳ型超敏反应 130 第10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缺陷病 134 第1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134 第2节 免疫缺陷病 137 第11章 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141 第1节 免疫学防治 141 第2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146 第四部分 常见病原生物 第12章 常见致病性病毒 155 第1节 呼吸道病毒 155 第2节 胃肠道病毒 161 第3节 肝炎病毒 165 第4节 反转录病毒 172 第5节 疱疹病毒 176 第6节 其他常见病毒 179 第13章 常见致病性细菌 185 第1节 化脓性球菌 185 第2节 肠道杆菌 195 第3节 螺形菌 203 第4节 厌氧性细菌 206 第5节 分枝杆菌属 212 第6节 其他致病性细菌 216 第14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18 第1节 支原体 218 第2节 衣原体 219 第3节 立克次体 221 第4节 螺旋体 223 第5节 放线菌 225 第15章 常见致病性真菌 228 第1节 浅部感染的真菌 228 第2节 深部感染的真菌 230 第16章 常见人体寄生虫 235 第1节 医学原虫 235 第2节 医学蠕虫 244 第3节 医学节肢动物 268 实验指导 277 实验一 细菌形态结构的检查 277 实验二 细菌的人工培养及生化反应 279 实验三 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实验 282 实验四 免疫学检测及常用生物制品 284 实验五 常见致病性细菌观察 286 实验六 常见的人体寄生虫观察 287 参考文献 289 教学基本要求 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