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黄河托龙段已建工程万家寨和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为例,针对宽U型河谷缓倾角软弱结构面的发育规律,优选限度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的试验位置,进行现场大型抗剪和中型快剪试验,结合坝基缓倾角软弱结构面的分布特征,通过测试、试验和计算等多种方法的研究,适当考虑“岩桥”的作用,科学合理地提出其抗剪强度指标工程采用建议值,为工程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多年安全运行,充分证明了当时确定的抗剪指标是可靠正确的,尽管突破了规范和常规认知,但也是合理安全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创造性的宝贵经验。本书可供从事水库大坝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建设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学者、工程师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黄河托龙段地质环境 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三节 地层岩性 第四节 地质构造 第五节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第六节 水文地质 第二章 软弱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节 定义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成因与分类 第三节 结构特征 第四节 物质组成 第五节 水理性质 第六节 物理力学性质 第三章 软弱结构面勘察 节 勘察原则 第二节 勘察方法 第四章 托龙段缓倾角软弱结构面成因 节 层间错动的破碎作用 第二节 风化卸荷作用 第三节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作用 第五章 万家寨缓倾角软弱结构面 节 坝址地质环境 第二节 层间剪切带发育特征 第三节 层间剪切带物理力学性质 第四节 层间剪切带抗剪强度指标 第五节 坝基抗滑稳定分析与监测评价 第六节 总结与探讨 第六章 龙口缓倾角软弱结构面 节 坝址地质环境 第二节 软弱夹层发育特征 第三节 软弱夹层抗剪强度 第四节 坝基抗滑稳定分析与监测评价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