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青少年有很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在形成阶段,所以图书正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本书的表现形式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需求,内文排版活泼可爱,并配合插图来解释书内的知识点,对青少年来说这种方式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内容推荐 你知道吗?暴雨、冰雹、龙卷、沙暴、闪电……这些景象让你惊心动魄。看到这些天空景象时,脑海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没有想去探索个中的奥妙? 这本关于气象的小百科全书,它将带你走进奇妙无穷的风云世界——雨城、雾都、雪屋和极昼极夜之地的奇风异景,去探寻万千气象的真实面目。 翻开这本书,你将在神秘气象这个舞台上,看到多姿多彩的彩霞、耀眼灿烂的闪电、漫天飞舞的雪花、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无数的气象现象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奇趣横生的动画片。 目录 《气象万花筒》 《飞花令·冬》 精彩页 不走寻常路——闪电是怎么走路的 星期天的早晨,凯凯早上醒来,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从天边传来,他发现窗外有点暗,他赶忙告诉妈妈:“天阴了,要下雨了。”妈妈笑着说:“不是要下雨了,是下雨了。” 突然间一道亮光在不远处闪现,随即听到一阵惊雷声,他马上退回卧室,扑到妈妈怀里:“妈妈我怕,好长的闪电,它是怎么来的?”他指着远处的闪电。只见远处正在闪烁着的闪电有的是很好明亮的白色,有的是粉红色,还有的是淡蓝色的亮线,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一棵主干曲折、枝杈纵横的大树。 妈妈说:“凯凯所说的闪电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 妈话激发了凯凯的好奇心,“妈妈,闪电是怎么从天上来到地上的?它的形状好奇怪。” 闪电是正、负两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产生,积雨云通常会产生电荷,云朵下部分产生负电,上部分产生正电,同时还在地面产生正电荷,寸步不离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然而,空气不是良好的传导体,不能够为它们提供相遇的道路。然后,正电荷沿着树木、山丘以及高大的建筑物的很好,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云层中的负电荷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很终正、负电荷终于找到了途径连接在一起。正、负电荷相遇会发生反应,巨大的电流会沿着一条传送的途径从地面直向云涌去,闪电也便出现了。闪电的行走道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线状闪电,也叫枝状闪电,以及片状闪电。线状闪电或枝状闪电是人们常见的一种闪电形状,体现为耀眼的光芒和很细的光线。整个闪电好像横向或向下悬挂的枝杈纵横的树枝,线状闪电的一个特征是携带有较大的电流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万安培1 ,在少数情况下可达20万安培。这足以毁坏大树,引起火灾,甚至还会伤人。 片状闪电看起来像是在闪光。这种闪电经常在降水快要停止时出现,是一种较弱的放电现象,也有人认为是云内闪电被云滴遮挡而造成的散射光。 还有一种形状是球状闪电,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闪电形状。它出现的时候像一团火球,有时还像一朵很大的菊花。它约有篮球那么大,偶尔也会出现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大小。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道闪电的长度大约有数百米,很短的为100米左右,但很长可达数千米。另外,闪电的温度很高,从摄氏17,000度至28,000度不等,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闪电的高温使它周围的空气剧烈膨胀,导致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如果距离闪电近,听到的就是刺耳的爆炸声;如果距离闪电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 听完妈讲述,凯凯问:“那刚刚的闪电距离我们有多远呢?” 妈妈说:“这个很简单,我们可以测量一下。” 凯凯摇摇头,“我们家里没有那么长的尺子,怎么测量啊?” 聪明的小读者,你知道如何测量吗? 奇趣小知识: 伴随闪电出现的是雷声。你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秒表,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用所得的秒数乘以340,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例如,在看到闪电3秒钟之后听到雷声,就用3×340米,答案是1020米,即可知道闪电距离你大约1020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