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谪居龙场,顿悟圣道;巡抚闽赣,平匪诛藩;回乡守制,光大心学;总督两广,保境安民。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自始至终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学说,真正地做到了“三不朽”,从而超凡入圣。不论是遭逢困厄,还是身处顺境,他都凭借着心学的智慧,不悲不喜、无宠无惊地泰然处之。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因为他的心学智慧永不过时,他的人格魅力光照古今。诚如作者所言:“这个人用良心建功立业,因此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作者简介 周月亮,当代“心学”名家,国内王阳明研究领域学者。1958年出生于河北涞源,1975年插队当知青,1977年返城当工人,1978年考入河北师范中文系,1985年研究生毕业,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出版《大儒王阳明》《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历代大儒传》《孔学儒术》等一系列著作。 目录 导读 怎样的日子才值得一过 小引 阳明这只鞋 第一章 古越阳明子 夜光曲 不阴不阳 夜中正是用功时 年轮 灵地 立志学圣贤 第二章 掘地觅天 侠客梦 触因于心 圣人可以学而至 格物 考槃在涧 文章体道 物理与吾心 第三章 予外相求 无有是处 纸上谈兵 道心无赖 观政即观心 刑部里的名士 戴儒冠的道士 牧羊人 咽喉处着刀 师友之道 第四章 不了正因 迷心求善 习忍达无所伤 学道如钻火 逢烟未可休 北风送南雁 第五章 身心一元 知行合一 若转不得 虽活犹死 龙场悟道桶底脱 知行合一“心”路难 自行化他 以柔克刚 第六章 卧龙岗:心思教育 五经臆说 意上用功 文明书院 卧龙出岗 道德的根据 第七章 上岸了 毫厘须遣认教真 静虚动直 儒道互补 相织成妄 破蔽解缠的实践论 第八章 一与不一 吾心便是宇宙 圣学即心学 打通朱陆 无我之勇 说不可说 自得破知见 第九章 讨真心 真切为性命 深爱为根 “持志如心痛” 悔悟是祛病的药 大地无寸土 不动于气 不着意思 动静一机 体用一源 动转得势 用不加功 第十章 息息造命 事变也在人情中 胜败由人 兵贵善用 兵宜随时 变在呼吸 百战自知非旧学 制度滋养心中贼 破山中贼的心中贼 上善若水 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 第十一章 功成自会 学用一体 大学中的小 教典问世 虚虚实实 嘿嘿昧昧 见伏动变 江山如戏院 造诈成辞 人情似鬼 我亦爱山仍恋官 缚脱无二:人人有个圆圈在 昧良心 后山云彩 第十二章 致良知 良知是光源自备的明镜 良知是觉悟了的知觉性 本体要虚 功夫要实 良知应世:无可无不可 循着天理便是道 人有虚灵 方有良知 乘通入空 起死回生 第十三章 东看则西 南观成北 常快乐是真功夫 知轻傲处 便是良知 诗意地栖居 光不仅在烛上 物各付物 左右逢源 曲成万物 天泉证道 第十四章 意术 良知传呼爱 剑气晚横秋色净 煮沙为盐:重建伦理合理的社会 兵声寒带暮江雄 秋风南滇路 镜里觅头 仰高钻坚 此心光明 跋 自力更生 序言 阳明这只鞋 一生极重践履的阳明, 本身就像只鞋。这只鞋上插 着生命的权杖。形成心学的 倒“T”形结构——不是十字 架,也不是钻不出地平线的 那个正“T”形。他的“致良知 ”功夫就是要你真诚地站在 地平线上,然后脚不离地地 无限地向上升华,把人拉成 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拔着头发离地球的是阿Q ,当缩头乌龟还觉得挺体面 的是假洋鬼子,爬着走而无 权杖的是孔乙己,只耍权杖 而不愿当鞋的是不准别人姓 赵的赵太爷……“未庄”不一 定是绍兴,但阳明和鲁迅却 同是绍兴人。未庄是俗世, 他们是圣雄。 圣雄的生活方式是:生 活在这里,却先行向着别处 !换句话说,圣雄是只注定 要走向远方的鞋。 《明史》阳明本传中只 附录了一个学生的生平,既 因为别的成了气候的学生都 有传,大约还因为这个学生 最能体现阳明学的“鞋”精神 。此人叫冀元亨,因去过宁 王府而被当成阳明通宁王的 证据给抓起来,在锦衣卫的 监狱里受尽百般折磨,但他 对人依然像春风一样,能感 动得狱吏和狱友们垂泪,他 把坐大狱当成了上学堂。所 有的司法人员都以之为奇, 问他夫人:“你丈夫秉持什 么学术?”她说:“我丈夫的 学问不出阃帏之间。”闻者 皆惊愕不已。 中国人培养感情的场所 不在教堂,而在家庭、在“ 阃帏之间”,养成像对待亲 人一样的对待世界的态度, 就能活出真诚恻怛来,这真 诚恻怛就是人人能口说却难 实践的良知。 先做只鞋,再插上权杖 ,也不是阳明学的精神。那 是把鞋的“大地性”当成了手 段,断断成不了圣雄,往往 是个枭雄,人们还会误把他 当成圣雄。 再高贵的鞋,也是踩在 脚下;但路也正在脚下。路 ,有不得不走的路;也有“ 灵明之路”。许多人最大的 痛苦就是找不到一只合脚的 鞋,就好像合意的真理很难 就是真理。 致良知,就是要你找到 可以上路的合脚的鞋。致者 ,实现也。能否实现呢?就 看你肯不肯去实现——因为 ,它就在你自身——“心即 理”。阳明这样解释孔子说 的“上智下愚不移”——不是 不能移,只是不肯移。 说无路可走的人,是没 有握住自家的权杖,把生命 的舵送给了别人——那人哪 怕是上帝也会变成魔鬼—— 上帝的真诚包含着上帝的欺 骗。 心学或日阳明学并不给 世人提供任何现成或统一的 鞋,如果有那种鞋就是枷锁 和桎梏了,心学只是告诉人 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 那双合脚的天天向上的鞋— —找这双鞋的功夫与“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的功夫是同 一个功夫。 路在脚下,“鞋”在心中 。你的任务是找与走,走着 找,找着走,边找边走,摸 着心中的鞋,蹚过脚下的河 ……这只鞋阳明叫“良知”, 大乘佛法叫“如来藏”。 这样边找边走,就能凸 显出权杖的“权道”来——这 个权道的“权”是秤砣以及由 此衍生的权衡、权宜的那个 权。对于人的智能来说,权 ,就是“感应之几”,“几”是 那个微妙的“恰好”,像秤砣 一样随被称之物的轻重而变 动,找到那个应该的“恰好” 。道,就是“体乎物之中以 生天下之用者也”(王夫之 《周易外传》卷一),就是 规定运用并显现于运用中的 意义。权道不是流氓的无标 准。权,若无道,便成了水 漂、风标。日本人中江藤树 这样概括阳明的“权道”:“ 权外无道,道外无权;权外 无学,学外无权。”权道就 是道权合一、学权合一、知 行合一。 没有权道的权杖,就成 了摆设。融合了权道,权杖 才能变成如意金箍棒,草鞋 才能变成船,驶向理想的彼 岸。通权达变,是孔子认可 的最高境界。不能通权达变 就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 这个权的道就是践履精 神与权变智慧的一体化,也 是圣贤功夫与世俗智慧的一 体化——绝对不是无标准的 变色龙、流氓。一讲权变就 滑向流氓,为杜绝流氓就割 断权道,都是找不到权道、 反权道的呆汉的“一刀切”。 权,人心这杆秤的秤砣,阳 明说就是良知,它自体不动 ,无善无恶,却能量出善恶 是非。 所以,阳明这只鞋还带 着秤砣,这砣是风铃更像驼 铃。 导语 稻盛和夫推崇的中国文化与智慧,余秋雨、度阴山、当年明月、吕峥等皆为阳明拥趸。 全面解读知行合一理念和阳明心学的经典读本,当代“心学”名家周月亮教授历时二十年心血力作。 内心光明的修身之学,知行合一的制胜之书。 完整收录《王阳明先生图谱》原版插图,辅以《王阳明年谱》引文,图文结合,再现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