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年来,书写活动一直是人类存在的一大特征,毫无疑问也是人类的伟大成就之一。书写如何发展为我们今天使用的系统?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书写又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本书借由大英图书馆等机构的珍贵藏品,探讨了书写的起源、人们如何学习书写、书写工具,以及书写需要的技巧和创造力等话题。从古老的石刻铭文到欧洲中世纪抄本,从早期印刷品到数字输入系统,本书是关于人们为何书写、如何书写的言之有据的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书写(一部创造印记的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约5000年来,书写活动一直是人类存在的一大特征,毫无疑问也是人类的伟大成就之一。书写如何发展为我们今天使用的系统?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书写又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本书借由大英图书馆等机构的珍贵藏品,探讨了书写的起源、人们如何学习书写、书写工具,以及书写需要的技巧和创造力等话题。从古老的石刻铭文到欧洲中世纪抄本,从早期印刷品到数字输入系统,本书是关于人们为何书写、如何书写的言之有据的历史。 作者简介 孟雨慧,埃克塞特大学教育学硕士,纽卡斯尔大学翻译研究硕士。长期从事图书翻译工作,译作包括《远航》《女佣的故事》《心是孤独的猎手》等。 目录 引言 尤安·克莱顿 1 书写的起源 安德鲁·鲁宾逊 2 罗马字母系统 斯坦·奈特 焦点1 卡克斯顿的首部《坎特伯雷故事集》印刷本 阿德里安·S.爱德华兹 3 书写工具与材料 尤安·克莱顿 焦点2 双鸽牌中文打字机 艾玛·哈里森 4 书写者的社群 尤安·克莱顿 焦点3 灵巧与多元:一封来自摩苏尔的双语信件 迈克尔·詹姆斯·埃尔德曼 5 书写的未来 尤安·克莱顿 6 手写:现在与未来 安吉拉·韦布 焦点4 一份2000岁的家庭作业 彼得·托特 后记 书写与大英图书馆馆藏 阿德里安·S.爱德华兹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序言 书写是人类一大了不起 的成就。本书旨在帮助我们 思考书写在整个生活和社会 中扮演的角色,更深入地了 解全世界不同的书写系统, 从功能性和美学相结合的角 度出发去欣赏书写之美,进 而让我们可以投入关乎书写 未来的思辨当中。 全世界至少有四种文明 发展出了完整的书写系统, 它们彼此独立,区别显著。 最早的证据出现在公元前 33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 在隔了一个多世纪后,埃及 也诞生了书写系统。在中国 ,完全成体系的书写系统在 公元前1300年前后出现; 中美洲则始于公元前900年 。这些书写系统令上述社会 开启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交 流,这种交流是个体无法企 及的。书写由此帮助人们建 立了口头传统无法实现的社 会与协作组织、经济制度、 文学和概念体系。 到20世纪末,书写已经 成了许多人几乎每天都会不 经意地行使的一项技能。如 今,我们在手机和笔记本电 脑上写入电子信息;我们在 书本、屏幕和杂志上阅读印 刷出来的信息;我们亲手写 下“待办事项”、问候卡片、 考试卷,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在街上,在家中,在工作 地,文字无处不在。事实上 ,正因文字无处不在,我们 很少会留意到身边环绕着大 量书面材料。 然而,书写在一些社会 中曾经是一项仅限于精英阶 层掌握的技能。古埃及古王 国时期(约为公元前2575 年至公元前2150年),全 国人口在100万徘徊。据估 计,仅有1%的人会读或写 。这一比例一直持续到希腊 一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年 之后)才开始上升。 如今在英国,成年人口 中拥有功能性读写素养者的 比例在85%上下。。这一数 字代表了一种理想中的范式 转移;我们相信,在可能的 情况下,所有社会成员都应 该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 。“功能性的”(Inctional) 意味着拥有书写、阅读、交 谈和使用简单算术的能力, 其水平足以让一个人参与群 体的日常文学生活。在欧洲 ,如此之高的识读率是几个 世纪以来普及教育的奋斗成 果。就在距今并不遥远的19 世纪,在欧洲,女性若被教 导得具备与男性相当的书写 水平还会受到歧视。 书写的格局继续转变。 越来越多的文字以电子形式 呈现。地球上有70多亿人口 ,保守估计,有大约50亿个 移动电话账户。全球超过一 半的人可以访问万维网, 2017年新增用户就达2.5亿 。这一变革的规模如此之巨 ,有人不禁要问,书写的未 来在何方?难道视频与音频 已经准备好接管书写曾经拥 有的大部分功能吗?2018 年,在网络世界中,平均每 分钟有1870万封电子邮件 、1800万条短信和3800万 条WhatsApp(一款用于智 能手机之间通信的应用程序 )信息被发送,还有370万 个谷歌搜索词条被查询。在 书写史上的这一刻,如此多 的习惯瞬息万变,向我们自 己发出叩问;进一步思考我 们希望书写在生活中扮演的 角色,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 社会层面可能都是有薷的。 几个世纪以来,在每个 存在书写的社会中,书写都 响应人类的需求而进化。其 最早的用途体现在命名和物 品计数、声明所有权、将声 音传递到来世并记住些什么 上。随着族群将书写推向法 律世界、贸易市场、学习、 宗教、政治和故事讲述之中 ,书写传播到社会生活的不 同领域;每一项用途都微妙 地重新塑造了人类生产造物 的形态与性质。这种情况今 天仍在继续,大型跨国企业 将书写及其产物配置为可供 挖掘的大数据。 书写的发展之路也牵涉 人体工程学、人体动觉和美 学因素。在某些时期和地区 ,书写的功能性可能显得弱 一些,因为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需要写得更快一些。所 以,手、硬笔和软毛笔开始 从形态上找寻捷径(这就是 罗马大写字母如何衍生出罗 马小写字母的过程)。或者 在形态上,字母开始合并, 两两相连从而诞生出连字( ligature,举个例子,&符号 衍生自e和t的连写,et在拉 丁语中的意思是“和”)。这 类因素在背后推动了许多手 写系统的发展。在中国,到 4世纪末所用的几大书体—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 和草书,每种都反映出形式 感与流畅性之间不同的平衡 。 有时,更快捷的形式会 被取用为新的标准。它们会 再次成为更规整、更美观的 结构:或许是以垂直取代倾 斜,或许是先前粘连的草书 重新被拆分为三个独立的字 母【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意大利斜体(italic)字 母由手写体向印刷体转变】 。10世纪,阿拉伯的书写系 统中也发生过这一转变。伊 本·穆格莱,阿拔斯王朝三 任哈里发的维齐尔,设想出 一种围绕菱形点系统建立的 新比例手写体。当时,相当 松散随意的字体有可能形成 系统性设计。 …… 本书并非一本讲述世界 书写系统的通史。如果想要 了解完整历史,我们推荐读 者去看由大英图书馆出版、 艾伯丁·高尔(Albertine Gauer)撰写的《书写的历 史》(1992年)。不过, 本书检视了服务于书写的工 具与技术。我们审视着钢笔 和羽毛笔、平板电脑与触控 笔、古代与现代。目前,我 们掌握了一大关键信息—— 尽管新兴书写技术在飞速发 展,但这并非剥夺了 导语 通过书写,人类得以将思想、经验和知识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承给后代。这种传承不仅使得人类能够不断积累和学习前人的智慧,也促进了文化、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书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的重要工具,人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笔一划搭建起来的。通过书写,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历,留下个人的印记。同时,书写也是记录历史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文字资料,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变迁,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历史。 书写要求人们将思想转化为文字,这种过程锻炼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阅读书写作品,人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文化,从而拓宽视野、丰富认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