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目前我国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对诉的利益认定的司法实践为基础展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行政诉讼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范出发,结合立法背景和官方、学者对规范作出的解读,阐述了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所包含的主观利益、客观利益的具体内容。本书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抽象出十几个变量对相关裁判文书进行描述,用人文社科常用的定量研究工具SPSS对法院层级、法院地域、诉的利益要素适用情况等重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法院适用诉的利益各要素的基本情况、判断诉的利益的基本规律进行量化,使抽象的关系描述得以具体化。在研究视角上,本书立足我国实践,对裁判文书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作者前往多个法院进行调研,了解审判人员对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的认知情况以及实践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使得研究的方向更加贴近我国的司法实践。本书在经过文本解读和实证研究之后,以我国现行规范和制度为基础,认为在目前我国法律规范的框架之下,应当采取狭义“诉的利益”的标准,并且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的形式为审判实践明确判断标准,以此解决实践中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作者简介 董妍,女,1985年9月出生,天津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教于天津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公开。在《法制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求索》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先后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天津市司法局、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等颂课题。 目录 第一章 现状、问题、基础与研究进路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我国信息公开行政诉讼适用“诉的利益”概况 第三节 理论基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的基本范畴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 第二章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的理论与规范解读 第一节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双重属性 第二节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的“利益” 第三节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范解读 第四节 小结: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图解 第三章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标准实证考察 第一节 利害关系之否定裁判分析 第二节 受案范围否定之裁判分析 第三节 权利保护必要性否定之裁判分析 第四节 小结: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司法判断标准图解 第四章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司法实践标准的探讨 第一节 诉的利益各要素适用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现有司法审查标准存在的实体问题 第三节 现有司法审查存在的程序问题 第五章 面向未来: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的明确及不当行使权利的规制 第一节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诉的利益之明晰 第二节 诉的利益判断的延伸:《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5条的适用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不当申请数字治理的难题及其破解代结语:对“权利滥用”的思考 后记 附1:部门规章中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条款梳理 附2:本书所涉及的信息公开诉讼一览表(不含第三章第三节补充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