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个案研究 |
分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作者 | 张帅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话题,探究案例教师作为评价者的身份认同现状、建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如下研究问题:(1)高校英语教师个案具有怎样的评价者身份认同?(2)高校英语教师个案如何在实践共同体中建构评价者身份认同?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提出“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工作定义,为理解其概念内涵提供参照标准,从而有利于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概念置于测评情境下考量;提炼出高校英语教师个案评价者身份认同的三种类型,并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指导,提供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情境化描述与阐释,揭示教师个体与实践共同体情境互动过程中评价者身份认同建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作者简介 张帅,应用语言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硕士生导师,国际期刊Journal of China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责任编辑,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其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师发展、外语教育、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教师身份认同 1.4.2 教师评价素养 1.4.3 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 1.4.4 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 1.4.5 实践共同体 1.5 本书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身份认同理论嬗变 2.2 实践共同体理论 2.3 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2.3.1 普通教育领域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2.3.2 外语教育领域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2.4 教育评价范式转型背景下教师评价素养研究 2.4.1 教育评价范式转型 2.4.2 普通教育领域教师评价素养研究 2.4.3 外语教育领域教师评价素养研究 2.5 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研究 2.5.1 普通教育领域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研究 2.5.2 外语教育领域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理论框架:实践共同体理论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 3.4 研究参与者 3.5 研究流程 3.6 数据收集 3.6.1 教师访谈 3.6.2 课堂观察 3.6.3 学生访谈 3.6.4 实物资料 3.7 数据分析 3.8 研究效度 3.9 研究伦理 第4章 郎老师:“理论驱动型"评价者 4.1 任职之前:回溯过往 4.1.1 自卑与自信交织的学习者 4.1.2 教师课堂反馈的受益者 4.2 任职初期:师生互动下的适应与调整 4.2.1 评价者的“束手无策” 4.2.2 评价者的“生气”情绪 4.2.3 评价实践的效仿者 4.2.4 学业导师的身份建构 4.3 任职中期:评价实践中的身份权衡 4.3.1 评价理论的缺失者 4.3.2 政策规约性与评价者能动性 4.3.3 应试技能培训与语言能力培养 4.4 在职发展:读博期间的身份建构 4.4.1 测评理论素养的发展 4.4.2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推崇者 4.4.3 同侪交流下的自我肯定 4.4.4 评价情境的拓展与迁移 4.5 未来期许:评价者的理想自我 4.5.1 评价理念与行为的矛盾 4.5.2 寻求改进与评价倦怠的悖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徐老师:“个体经验型"评价者 5.1 任职之前:求学经历 5.2 任职初期:懵懂状态下的实践探索 5.2.1 征求学生建议者 5.2.2 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者 5.2.3 师生互动下的角色感知 5.2.4 应试教育倾向 5.3 任职中期:评价实践中的身份权衡 5.3.1 基于情境的角色定位 5.3.2 课堂冲突下的身份建构 5.3.3 政策性规约与评价者能动性 5.3.4 应试技能培训与语言能力培养 5.4 在职发展:评价素养发展情境的缺失 5.4.1 评价知识匮乏与系统学习缺失 5.4.2 “各自为政”与“孤立无援” 5.4.3 经历“评价疲惫”的评价者 5.5 未来期许:评价者的理想自我 5.5.1 评价理论学习期许者 5.5.2 评价实践改进期许者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覃老师:“实践反思型"评价者 6.1 任职之前:求学经历 6.1.1 教师权威的拥护者 6.1.2 评价实践的质疑者 6.1.3 评价实践的效仿者 6.2 任职初期:师生意义协商 6.2.1 师生民主与教师权威 6.2.2 师生互动下的身份建构 6.2.3 “换位思考”的“引导者” 6.3 任职中期:实践反思与身份权衡 6.3.1 底线思维的捍卫者 6.3.2 评价伦理遵守与人情关照 6.3.3 权力失衡与身份边缘化 6.3.4 政策性规约与评价者能动性 6.3.5 应试技能培训与语言能力培养 6.3.6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6.4 在职发展:系统学习的缺失 6.4.1 团队缺失与自我迷失 6.4.2 同侪交流与自我反思 6.4.3 学习情境缺失下的自我调节 6.5 未来期许:评价者的理想自我 6.5.1 “顶层设计”的期许者 6.5.2 多元评价和网络评价的期许者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跨个案综合讨论 7.1 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实然状态 7.1.1 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共性 7.1.2 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差异 7.2 实践共同体下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建构 7.2.1 师生共同体 7.2.2 机构共同体 7.2.3 非教学实践共同体 7.2.4 想象共同体 7.3 高校英语教师评价者身份认同建构影响因素 7.3.1 教师自身因素 7.3.2 外部情境因素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贡献与启示 8.2.1 理论贡献 8.2.2 实践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第9章 研究者反思 9.1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9.1.1 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的关系 9.1.2 研究者本人的“前设” 9.1.3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9.2 研究者的成长反思 9.2.1 作为教师的成长 9.2.2 作为研究者的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