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现代社会,金融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日常储蓄、银行借贷,还是物价上涨、利率调整,有钱的地方就有金融。想要生活得更幸福,金融学是一门人人都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应该用好的学问。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触手可及的生活现象,详细介绍了日常必知的金融知识,从货币到基金、股票,从宏观经济到个人投资理财,全面梳理了和金融相关的各种问题,如货币供应过多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金钱如何引发危机、如何分散风险、如何通过投资实现盈利等。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图表,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学会用金融思维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同时指导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本书适合广大中小投资者、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以及想要了解金融市场、投资理财和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普通人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陈材杰,男,投资学硕士,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项目研究员。从事城市金融相关工作,包括金融中心指数、区域金融规划、地方金融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 目录 上篇 常识篇 第一章 搞懂了钱,就搞懂了金融的底层逻辑 一、货币:钱为什么不是财富 二、M2:我们到底有多少钱 三、银行:钱到底怎么来的 四、利率:钱原来还有价格 五、LPR:钱原来还有参考价 六、“放水”:钱印多了有什么影响 七、融资:钱如何流入我们口袋 八、泡沫:钱怎么制造危机 九、美元:钱怎么收割全球 十、资产:钱到底怎么增值 第二章 搞懂这些词,轻松读懂宏观经济 一、GDP:一个指标,把握经济大趋势 二、PMI:一个指标,掌握经济小形势 三、CPI:一个指标,及时掌握物价走势 四、PPI:一个指标,有效倒推股市走势 五、通货膨胀:为何最受伤的是打工人 六、经济周期:下一波财富周期到了吗 七、扩大内需:未来的核心风口在哪儿 第三章 搞懂这些词,轻松掌握生活中的金融常识 一、人力资本:人生中最重要的金融常识 二、社保:打工人最重要的福利之一 三、公积金:怎么把公积金用到极致 四、房地产:房价的涨跌到底是什么逻辑 五、按揭:人生最大一笔贷款该怎么操作 六、征信:你的信用,价值百万 七、非法集资:珍爱生命,远离非法集资 八、保险:一文带你轻松入门保险 下篇 操作篇 第四章 搞懂这些词,轻松看透投资理财的底层逻辑 一、杠杆:金融的本质是杠杆 二、预期:投资投的是未来 三、风险:少输比赢更重要 四、投资组合:如何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 五、美林时钟:怎么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六、概率思维:投资理财最有用的底层思维 第五章 搞懂这些词,轻松入门股票投资 一、股票:为什么我们必须学习股票 二、股票:投资股票的最少必要知识 三、价值投资:普通人投资股票到底怎么赚钱 四、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要吃好“两碗面” 五、基本面:投资股票必吃的“第一碗面” 六、基本面:六大核心指标透视企业的赚钱能力 七、估值面:三个指标有效判断股价贵不贵 八、技术面:三个核心要素教你吃透K线图 第六章 搞懂这些词,用基金帮你轻松赚钱 一、基金:我们为什么要投资基金 二、基金:投资基金到底怎么赚钱 三、债券型基金:比余额宝更好的低风险理财 四、债券型基金:三步“玩转”债券型基金 五、指数基金:最适合普通人长期投资的品种 六、指数基金:手把手带你筛选指数基金 七、定投: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做不好定投 八、定投:手把手带你完整地做一轮定投 九、基金组合:一个带你“玩转”基金的高阶方案 参考文献 序言 普通人怎么快速补上金 融理财这门必修课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 迷茫的大三学生。我读工科 但全无兴趣,更不敢想象要 在这个行业蹉跎一生。于是 我决定跨专业考投资学专业 的研究生。家里不太支持, 而我又毫无基础。暑假了, 我一个人待在没空调的宿舍 ,拿着“天书”一般的教材死 磕,又没人可请教,那时我 经常幻想,如果有一本书可 以用最简单的语言把这些金 融知识讲出来就好了! 后来我陆续读了研、走 上工作岗位,也一直做投资 理财,但苦于非科班出身, 很多东西只能现学,对一本 简单、实用的金融书的渴求 不减反增。然而,我从没有 看到过有人真的设身处地从 一个小白的角度把话讲清楚 、把理道明白。 高校的教材,当然要又 厚又专业才行。 媒体的文章,必须一板 一眼地用上各种专业表述。 这导致当今金融理财领 域的认知鸿沟令人触目惊心 。对股票、基金缺乏基本认 知就几十万上百万元地投入 ,结果亏得一塌糊涂的大有 人在。更有甚者,大学教授 都能被金融诈骗骗去上百万 元。 前两年,我偶然间看到 李笑来的一句话:“如果你 想要的东西还不存在,那就 亲自动手将它打造出来。” 这话在我的潜意识里埋下一 颗种子:我要不要自己写写 看? 2022年2月19日,我在小 红书注册账号“秒懂金融”, 发表“秒懂金融小知识”系列 笔记,结果没想到很快就“ 爆了”,不到半个月粉丝突 破10万。更重要的是,笔记 获得了如潮的鼓励和好评, 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 但小红书上这些金融理 财知识还只是一个个的点, 不成体系,更新速度也满足 不了部分粉丝的“胃口”。很 多粉丝私信,说让我干脆写 一本书出来,出版社的老师 这时也热情地找到我。于是 ,就有了这本——《秒懂金 融》。 这本书的目标是帮助普 通人轻松、快捷地补上金融 理财这门人生必修课。这听 着好像有点速成的意思?不 ,我反对速成。速成,即快 速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这 几乎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 教我们速成的书,只可能是 速成了作者的腰包。 但“速入”,即快速在一 个领域入门,不仅是绝对有 必要的,而且是绝对有可能 的。 第一,基础教育教给我 们的东西,并不足以应对复 杂的现代社会生活,我们还 需要补上很多“必修课”。比 如金融理财就很典型,我们 每个人的生活已经全然嵌入 现代金融体系了,但很多人 却对资产负债、社保公积金 、风险收益、股票基金这些 金融常识全无概念。这非常 危险,因为股票、基金随便 亏一笔,可能就是一个月的 工资;被金融诈骗随便割一 下,损失的可能就是一年的 血汗钱。 第二,生活不易,工作 很忙,每个领域的专业书籍 都是厚厚的很多本,我们不 可能也没必要都去慢慢学, 而必须尽可能用最快、最有 效率的方式去入门。快速入 门一旦完成,我们就可以自 主实践,越用越好。 第三,快速入门的关键 ,就是找到最少必要知识, 然后搞定它们。实际上,每 个学科领域最重要最有用的 知识,往往就那么多,搞定 了这些知识,你就能超过 99%的普通人了。用李笑来 的话说,这是“最少必要知 识”。以金融为例,真正搞 懂“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个 常识,就足以帮我们避开各 种金融诈骗的坑了。 那么,本书如何带大家 轻松、快速地入门金融理财 这门必修课呢?我有四大原 则和一个模型。 …… 3.怎么利用基金轻松赚 钱?据统计,2005-2020年 ,我国主动型股票基金指数 上涨1100.79%,年化收益 率18.02%!也就是说,投 资基金确实是有很大机会赚 钱的。基金能赚钱,但如果 需要你天天辛苦地研究市场 ,你愿意吗?估计绝大部分 人不愿意。因此,更重要的 是“轻松赚钱”。作为普通人 ,我们投资基金其实没必要 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 完全可以用一套科学而简单 的策略和方法,轻松赚钱。 在第六章中,我呈现的就是 这么一套简单有效的方法。 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放到 自己的成长上。毕竟,如果 本金太少,即使每年能达到 18%的收益率又能怎么样呢 ? 最后,感谢粉丝朋友们 一直以来的热情鼓励和肯定 ,你们的鼓励是我坚持下去 的最大动力。 感谢贾淑艳编辑的慧眼 ,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各位 老师的认可,我未必是良马 ,但他们一定是伯乐。 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如 果没有她的“怂恿”,我可能 不会在小红书上分享金融知 识,如果没有她给的“压力” ,这本书的写作卟白是会经 常搁浅。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存 在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 读者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争取有机会再版时改正,一 起把这门金融理财必修课越 做越好! 导语 本书有四大原则: 秒懂原则。能不用专业术语就不用专业术语,能举例一定举例。 最少必要原则。只选取对我们最有必要、最有用的金融理财知识。 可操作原则。掰开揉碎,将投资理财的方法“像素级”地呈现出来。 成体系原则。让完全没有金融基础知识的人,也可按图索骥,系统地搞定金融理财这门人生必修课。 书评(媒体评论) 太厉害了,以前以为金 融很烧脑,现在看完以后有 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知书达李 这个普及真的是太棒、 太宝贵了,让很多不懂金融 却又想了解的人,瞬间领悟 。希望作者长久地、更多地 分享下去。加油! ——蜜斯Becky 真的太喜欢作者的写法 了,都说自我学习的最高境 界就是用简单的话把别人教 懂,作者做到了。 ——Lim 有个词我老公去年给我 普及了一天我都没懂,看了 作者的介绍秒懂! ——momo 看了很多有关K线图的讲 解,作者的讲解是我唯一能 看懂的! ——小镰刀 作者对金融概念的解释 真的是我见过的最深入浅出 的了a ——万乡 作者的讲解通俗易懂, 一些平时我不知道怎么给别 人解释的东西,从作者这里 学到了! ——十一 虽然是学经济学的,但 是很多概念老师讲的时候没 怎么听懂,作者的解读让我 醍醐灌顶。 ——求知域 精彩页 一、货币:钱为什么不是财富 可能有的读者看到这个标题就会有疑问——如果小明手里有1000万货币,他能够立刻买一套不错的房子,这难道不是财富吗?别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就懂了。 第一个问题,如果小明是津巴布韦人呢? 这1000万津巴布韦币还算得上财富吗?可能什么也不是,因为津巴布韦发生过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即物价疯狂上涨),曾发行过面额一千亿兆的纸币!那时,人们日常买东西可能得扛着一麻袋的纸币11000万?在津巴布韦不过是一张纸而已。 提出这个问题,我想表达的是,现代社会中的货币,说到底只是一张特殊的纸而已。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代表了中央政府的承诺,承诺只要持有者拿着政府印制并写有特定金额的“纸”,就可以买相应金额的商品。因此,我们甚至可以把这张纸理解为国家开出的一张“欠条”。 图1-1是从中国人民银行(我国的货币发行机构,以下简称央行)官网截取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简单来说,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一个机构有多少资产、债务的明细表。图中框起来的项目,如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政府存款和自有资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却都属于负债项目。意思是央行持有这些钱,等于持有“欠条”,没想到吧! 中央政府为什么敢于做出这样的承诺呢?因为中央政府代表了国家,拥有“国家信用”。而国家信用的背后,有国家的信誉、征税权和货币发行权作担保。 但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就像津巴布韦那样,那么国家信用就会严重受损,货币就会急剧贬值,这时人们往往会尽快将手里的钱转换成真正的财富。 第二个问题,如果这1000万货币是小明买房贷的款呢? 这是财富吗?当然也不是。 今天银行放款给我们买了房,未来我们都得还回去。有房贷的读者都清楚,一般30年期的房贷,连本带息的总金额往往会比房子的总价还多。 提出这个问题,我想表达的是,现代社会的货币,有时候不仅不是财富,反而意味着债务。 比如我们去一线城市的大街上,随机找一个人,他可能就身家几百万元,但很可能也同时负债几百万元。 个人如此,企业更是这样。很多企业,其账户上的钱看起来是天文数字,但负债也是天文数字。 为什么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有很多负债呢?因为现代金融体系就是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把未来可能赚的钱挪到今天来花。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靠的还是信用。无论你买房、买车,还是使用花呗、借呗,金融机构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你的信用情况,这就是对个人的信用评估。如果企业需要贷款,银行则会全面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以确保其“信用良好,风险可控”,这就是对企业的信用评估。 现在我们将上述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同一个关键词,即“信用”。 国家“印钱”依靠信用,个人和企业借钱也依靠信用。因此,现代社会的钱,本质并非财富,而是信用。 金融,简单来说就是钱的活动,既然钱的背后是信用,那么金融实际上就是信用的活动。 如果你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你的认知水平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普通人了。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