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双减”国策出而教育事业动。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是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一经出台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已有75年的“教育老兵”,顾明远先生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历次重大教育改革。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的丁瑞常博士就“双减”的前世今生,对其师顾明远先生进行了系列专访,形成本书。 本书不仅梳理了“双减”政策的来龙去脉和关键要义,并且就我国基础教育数十年的减负之路为何会如此艰难坎坷,反对“应试教育”究竟是在反对什么,为什么必须叫停“教育资本化”,“双减”之路如何走下去等众多根本性问题给出了两位“90后”教育人的思考。 作者简介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教育、教育哲学、基础教育等。独著、主编、合著、译著有《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战后苏联教育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外国教育督导》、《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系》、《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顾明远教育演讲录》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老问题 第一节 为什么要给学生“减负” 第二节 七十多年的“减负战” 第三节 “减负”的“结”为什么久久解不开 第二章 为什么反对应试教育 第一节 应试教育是怎么来的 第二节 反对应试教育是在反对什么 第三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与应试教育的末路 第三章 校外教育的“越位”与教育资本化 第一节 “变味的”校外教育 第二节 教育行业绝对不能资本化 第四章 “双减”政策的目的和落实 第一节 “双减”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 第二节 “双减”的根本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 第三节 落实“双减”的关键在于做好“双增” 第五章 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第一节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要靠制度建设来实现 第三节 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 第四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序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 “双减”),各地认真落实,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 作业负担减轻了、学习愉快 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出现 了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 面。校外培训机构得到了整 顿,学科类的培训已经被扼 制。但是,社会上对“双减” 的质疑声仍然不绝于耳,有 些家长生怕孩子学少了,影 响其在中考、高考中的竞争 力;有些人质疑(学校)能 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 质量,甚至说“教育质量降 低了”。各种培训仍暗流涌 动。各地各校在落实“双减” 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 些新的矛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3 年儿童节前夕在北京育英学 校考察时所言:“‘双减’政策 落地有一个过程要久久为功 。要引导家长、学校、社会 等各方面提高认识,推动落 实好‘双减’工作要求,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如何理解“ 双减”的重要意义,如何化 解出现的许多新矛盾,需要 研究一下“双减”政策出台的 历史背景,了解现状和前行 的路径。 为此,本书第二作者丁 瑞常与顾明远先生就“双减” 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和 讨论。顾先生详述了“双减” 的来龙去脉。丁瑞常对谈话 和讨论记录进行了整理,并 根据顾先生的回忆,补充了 一些背景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