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桃花扇/四大名剧大字本
分类
作者 (清)孔尚任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清代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是一部抒情韵味很浓的传奇剧,将悲壮的历史、凄惨感伤的爱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令人动情不已又发人深思。《桃花扇》又具有一突出艺术特色,即在真人真事、有凭有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虚构来进行历史剧创作。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世孙。戏曲作品还有与顾彩合写的传奇《小忽雷》。另有诗文集《湖海集》《岸堂集》《长留集》等。
目录
前言
桃花扇小引
桃花扇小识
桃花扇本末
桃花扇凡例
桃花扇考据
桃花扇纲领
卷一 上本
试一齣 先声
第一齣 听稗
第二齣 传歌
第三齣 哄丁
第四齣 侦戏
第五齣 访翠
第六齣 眠香
第七齣 却奁
第八齣 闹榭
第九齣 抚兵
卷二 上本
第十齣 修札
第十一齣 投辕
第十二齣 辞院
第十三齣 哭主
第十四齣 阻奸
第十五齣 迎驾
第十六齣 设朝
第十七齣 拒媒
第十八齣 争位
第十九齣 和战
第二十齣 移防
第二十齣 闲话
卷三 下本
第二十一齣 孤吟
第二十一齣 媚座
第二十二齣 守楼
第二十三齣 寄扇
第二十四齣 骂筵
第二十五齣 选优
第二十六齣 赚将
第二十七齣 逢舟
第二十八齣 题画
第二十九齣 逮社
卷四 下本
第三十齣 归山
第三十一齣 草檄
第三十二齣 拜坛
第三十三齣 会狱
第三十四齣 截矶
第三十五齣 誓师
第三十六齣 逃难
第三十七齣 劫宝
第三十八齣 沉江
第三十九齣 栖真
第四十齣 入道
续四十齣 馀韵
附录 桃花扇序梁溪梦鹤居士
序言
孔尚任(1648-1718),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
,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
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
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
。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
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
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
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史料
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
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
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
》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
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
(《桃花扇本末》)。二、
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
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
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
,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
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
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
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
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
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
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
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
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
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
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
(1690),奉调回京,历
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
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
,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
,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
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
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
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
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
,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
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
(《桃花扇本末》)。次年
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
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
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
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
奇,依韵却寄》),从这些
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
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
三、隐居阶段。罢官后,孔
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
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
1718)这位享有盛誉的一
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
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
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
《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
湖海集》、《岸堂文集》、
《长留集》等,均传世。
孔尚任在《先声》中,
借副末之口概括了作品的思
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桃花
扇》写的是“明朝末年南京
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
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
几次南渡政权,东晋和南朝
共二百七十年,南宋一百五
十年,但最短命的是南明王
朝,仅仅一年零一个月就覆
灭了。占有江南广袤的富庶
地区,拥有数十万武装的南
明,为什么如此短命呢?这
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桃
花扇》通过艺术形象,相当
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比
较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南明政权的迅
速覆灭,主要在于统治集团
的腐朽、权奸的误国。他塑
造了马士英、阮大铖两个丧
国的权奸形象。阮大铖是老
牌的政治阴谋家、野心家,
依附魏忠贤失败后,屏居南
京,时刻窥测方向,伺机重
登政坛,但都遭到了失败。
马士英,《明史》称他“贪
鄙无远略”,是阮大铖的靠
山。剧本写崇祯皇帝去世后
,他声称“幸遇国家多故,
正我辈得意之秋”(《迎驾
》),把迎立新皇帝当作一
宗大买卖来做。在阮大铖积
极筹谋,四出奔走下,抢先
迎立昏庸的福王为帝,“凭
着这拥立功,大权在手”(
《迎驾》)。从此马士英篡
夺朝政,阮大铖死灰复燃,
把南明一步步推向覆亡的深
渊。他们排斥异己,“日日
罗织正人”(《逮社》),
制造恐怖的统治。“进声色
,罗货利”,“呼朋引党”,
把向弘光选优献乐,作为中
兴第一要事,而兴国大事,
无一筹划。他们“私君、私
官、私恩、私仇”,“无一非
私”(《拜坛·眉批》),把
朝政搞得乌烟瘴气。他们又
推行“宁可叩北兵之马,不
可试南贼之刀”的卖国方略
,当清兵南下时,竟下令将
北防的兵力调去堵截左良玉
“清君侧”的大兵,丢下凤、
淮一带,千里空营,让清兵
长驱直进,“这江山倒像设
着筵席请”(《誓师》)。
当兵临城下,史可法在扬州
告急时,马士英、阮大铖惊
慌失措,带着搜刮得来的民
脂民膏,娇娃美女,仓皇出
逃。一夜之间皇城大乱,南
明也随之丧亡。孔尚任在原
书《小引》中说:“《桃花
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
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
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
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
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
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
,为末世之一救矣!”可以
说,通过误国权奸的形象塑
造,达到了其创作意图。
……
将爱情融进政治斗争来
描写,在戏曲史上前已有之
。明代《浣纱记》、清代《
长生殿》,都是通过男女主
角的悲欢离合来串演一代兴
亡历史的,对《桃花扇》有
着一定的影响。但这两部戏
曲所根据的往往是神话传说
,还不算严格的历史剧。《
桃花扇》这方面的写作难度
更大,特点更突出,成就更
高。
在真人真事、有凭有据
的基础上,大量虚构,写作
历史剧,又是《桃花扇》的
另一艺术特色。原书《凡例
》中说:“朝政得失,文人
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
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
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
子虚之比。”以阮大铖为例
,阮大铖在历史上的确是魏
党馀孽,葬送南明的罪魁祸
首之一。书中的复社吴应箕
以《留都防乱揭》声讨其罪
,也是
导语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南渡政权,东晋和南朝共二百七十年,南宋一百五十年,但最短命的是南明王朝,仅仅一年零一个月就覆灭了。占有江南广袤的富庶地区,拥有数十万武装的南明,为什么如此短命呢?这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桃花扇》通过艺术形象,相当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比较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哄丁》《侦戏》《闹檞》《迎驾》《媚座》《骂筵》都是能展现作者腾挪运作才思的好戏。该剧人物刻画须眉毕现,形神兼备,亦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精彩页
【蝶恋花】(副末毡巾、道袍、白须上)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旧恨填胸一笔抹,遇酒逢歌,随处留皆可。子孝臣忠万事妥,休思更吃人参果。
日丽唐虞世,花开甲子年;山中无寇盗,地上总神仙。老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个赞礼,爵位不尊,姓名可隐。最喜无祸无灾,活了九十七岁,阅历多少兴亡,又到上元甲子。尧舜临轩,禹皋在位;处处四民安乐,年年五谷丰登。今乃康熙二十三年,见了祥瑞一十二种。(内问介)请问那几种祥瑞?(屈指介)河出图,洛出书,景星明,庆云现,甘露降,膏雨零,凤凰集,麒麟游,荚发,芝草生,海无波,黄河清。件件俱全,岂不可贺!老夫欣逢盛世,到处遨游。昨在太平园中,看一本新出传奇,名为《桃花扇》,就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老夫不但耳闻,皆曾眼见。更可喜把老夫衰态,也拉上了排场,做了一个副末脚色;惹的俺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那满座宾客,怎晓得我老夫就是戏中之人!(内)请问这本好戏,是何人著作?(答)列位不知,从来填词名家,不著姓氏。但看他有褒有贬,作春秋必赖祖传;可咏可歌,正雅颂岂无庭训!(内)这等说来,一定是云亭山人了。(答)你道是那个来?(内)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你老既系旧人,又且听过新曲,何不把传奇始末,预先铺叙一番,大家洗耳?(答)有张道士的《满庭芳》词,歌来请教罢: 【满庭芳】公子侯生,秣陵侨寓,恰偕南国佳人;谗言暗害,鸾凤一宵分。又值天翻地覆,据江淮藩镇纷纭。立昏主,征歌选舞,党祸起奸臣。良缘难再续,楼头激烈,狱底沉沦。却赖苏翁柳老,解救殷勤。半夜君逃相走,望烟波谁吊忠魂?桃花扇、斋坛揉碎,我与指迷津。
(内)妙,妙,只是曲调铿锵,一时不能领会,还求总括数句。(答)待我说来:
奸马阮中外伏长剑,巧柳苏往来牵密线;
侯公子断除花月缘,张道士归结兴亡案。
道犹未了,那公子早已登场,列位请看。
注释
1 ——传奇演唱的一个段落,相当于现代戏剧里的一场。
2 先声——我国南戏在演唱整本故事之前,照例由副末先登场对全本戏的故事内容作概括性的介绍,也附带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叫作“副末开场”或“家门终始”。《桃花扇》里的《先声》跟别的传奇里的“副末开场”或“家门终始”有同样的作用。
4 古董先生——古董本是古代留传下来的文物,这里比喻年纪大而不合时宜的人物。
5 包浆——是玩赏古董的术语。金玉等古物经人手长久摩挲,润泽而有光彩,叫包浆。《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你看这(炉)上面包浆,好颜色!”可参考。
6 一笔抹——一笔勾销之意。
P11-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0:14